时间: 2025-05-05 12:3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2:28
探春令 庚戌元夜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去年客里度元宵,人正恹恹病。
撚偃师廨后黄梅嗅,想洛下春灯盛。
今年准拟酬春兴,奈阴晴难定。
拥香篝仍剔,残灯半盏,似去年心性。
去年我在他乡过元宵节,心情恍惚,身体无恙。
在官署后面嗅到黄梅的香气,想起洛阳的春灯盛会。
今年我本打算酬谢春天的兴致,奈何阴晴不定。
我抱着香篝仍在点灯,残余的灯光照亮着,似乎和去年一样的心情。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34-1711),字景山,号白云,晚号云山,清代著名词人,擅长词、诗。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庚戌年元夜,写于作者身处他乡的孤寂与对故乡春景的怀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细腻。
《探春令 庚戌元夜》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诗人通过对去年元宵节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故乡春天灯会的向往与对当下孤独生活的不满。开头的“去年客里度元宵”直接点出诗人身处他乡,心情沉重且生病的状态,展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接着,诗人通过黄梅的香气,唤起对洛阳春灯盛会的美好回忆,构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今年元宵的失望,阴晴不定的天气象征着不确定的心情和渴望的无奈。最后,拥香篝和残灯半盏的意象,不仅传达出诗人仍在努力寻找欢乐的心情,也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似乎暗示着即便身处光明之中,心中却仍旧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去年客里度元宵,人正恹恹病。
撚偃师廨后黄梅嗅,想洛下春灯盛。
今年准拟酬春兴,奈阴晴难定。
拥香篝仍剔,残灯半盏,似去年心性。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展现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人去年在何处度元宵?
诗中提到的“黄梅”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在今年元宵节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