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2:17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
李商隐
笑啼俱不敢,几欲是吞声。
遽遣离琴怨,都由半镜明。
应防啼与笑,微露浅深情。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欢笑又有哭泣,但都不敢表现出来,几乎想要压抑住声音。突然间,琴声带来了怨恨,这一切都源于那半面明亮的镜子。应当小心啼哭与欢笑之间的差别,那微微显露的情感深浅不一。
“半镜明”象征着人心的复杂与多变,古代诗人常用镜子比喻心境,镜子的明暗变化映射出内心的情感波动。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优美的意象、深邃的思想著称,作品多以爱情、人生、政治等为主题,风格独特,常用典故,给人以深思。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李商隐的创作高峰期。诗中描写的情感,可能源于他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关系,或是个人的情感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压抑与表现。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复杂的情感,开头的“笑啼俱不敢”便设定了情感的基调。诗人在此揭示了内心的矛盾:既有欢笑中的掩饰,也有哭泣时的无奈。情感的压抑与抑制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痛苦,正如那“几欲是吞声”,让人难以自持。
“遽遣离琴怨”,琴声不仅是音乐的表现,更是情感的宣泄,琴声中的怨恨是对生活不满的体现。再者,“半镜明”则暗示了内心世界的不完整与模糊,镜子的象征意义在于反射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最后一句“应防啼与笑,微露浅深情”更是将情感的复杂性推向高潮,啼与笑的微妙平衡,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内涵。诗人在此不仅仅在描写个人的情感,更是在探讨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唐代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压抑与禁忌。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压抑与复杂性,反映出在社会和个人的双重压力下,情感的真实与伪装。通过对笑与哭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挣扎。
诗中提到的“半镜明”主要象征什么?
A. 完整的心境
B. 心情的复杂与模糊
C. 美好的回忆
诗中“笑啼俱不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压抑与无奈
C. 自由
“遽遣离琴怨”中的“怨”指的是什么?
A. 对生活的不满
B. 对友人的怨恨
C. 对爱情的抱怨
李商隐的《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样探讨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但李商隐更注重内心的复杂感受,而白居易则通过叙事展现了音乐的悲怆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