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天台司马道士

《寄天台司马道士》

时间: 2025-04-26 04:01:04

诗句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1:04

原文展示: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沈如筠 〔唐代〕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 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白话文翻译:

河洲上的花朵绚烂夺目,庭院中的树木光彩照人。 白云缭绕的天台山,令人思念却无法亲眼见到。

注释:

  • 河洲:河流中的小岛或河岸。
  • 花艳爚:花朵鲜艳夺目。
  • 光彩蒨:光彩照人,蒨通“倩”,美好。
  •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如筠,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流传不多,但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此诗寄给天台山的司马道士,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和对道士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沈如筠在远离天台山的地方,对那里的美景和道士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因此写下此诗寄托情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河洲花朵的艳丽和庭院树木的光彩,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引出了对天台山的思念。诗中“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一句,既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又透露出无法亲临的遗憾。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抒发了对远方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河洲花艳爚”:描绘河洲上花朵的艳丽,爚字形容光彩夺目。
  • “庭树光彩蒨”:庭院中的树木光彩照人,蒨字形容美好。
  • “白云天台山”:以白云缭绕的天台山为背景,增添神秘感。
  • “可思不可见”:表达了对天台山的思念之情,但因距离遥远无法亲见。

修辞手法:

  • 比喻:“花艳爚”、“光彩蒨”用以比喻花朵和树木的美丽。
  • 对仗:前两句“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因距离而产生的遗憾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洲花艳爚:描绘花朵的艳丽,象征美好和生机。
  • 庭树光彩蒨:描绘树木的光彩,象征宁静和和谐。
  • 白云天台山:描绘天台山的神秘,象征远方的向往和隐逸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艳爚”形容的是什么? A. 花朵 B. 树木 C. 白云 D. 天台山
  2. “光彩蒨”中的“蒨”字通什么? A. 倩 B. 茜 C. 欠 D. 前
  3. 诗中提到的“天台山”位于哪个省? A. 浙江省 B. 江苏省 C. 福建省 D. 山东省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天门山》:表达了对天门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

诗词对比:

  • 李白《望天门山》与沈如筠《寄天台司马道士》:两者都表达了对远山的向往,但李白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豪迈情怀,而沈如筠则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沈如筠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发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月梨花 悼亡四首 其四 悼亡四首 其三 悼亡四首 其二 悼亡四首 其一 得嘉鱼李西华兄弟书追忆雨苍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雨余小步 蝶恋花·湘水自分漓水下 玉楼春·白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弯弯曲曲 邦老 龠字旁的字 上下无常 培养 蹊隧 三千九万 音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包含霄的词语有哪些 面拜 黍字旁的字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 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公正严明 百媚千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