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3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32:08
《湘春夜月》
挂双扉。一层真是天涯。秪惜隔住花关,关不住相思。出外小红先笑,道海棠吹落,没个人知。妒猧儿巧入,仙裙瞥露,银蒜声低。生来命薄,香斑竹子,曾渍湘妃。化作波纹,任数遍千条万缕,愁样丝丝。香消夜永,料汉宫门巷如斯。荡漾处,便真珠织就,衔花燕子,都要嫌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思念与孤独的夜晚。挂着双扇门,似乎是一层又一层的天涯。只可惜隔着花门,却无法隔绝我的相思。走出门的小红先笑着,告诉我海棠花落了,没有人知道。嫉妒那小猫儿巧妙地进入,仙女的裙子轻轻掠过,银蒜般的声音低低飘来。我生来命薄,香气斑斓的竹子,曾沾染过湘妃的泪水。化作波纹,让它随意缠绕成千上万的愁绪。香气消散,夜深了,想必汉宫的门巷也是如此。在荡漾之处,仿佛真珠织就,衔花的燕子,都要嫌弃我。
赵熙(生卒年不详),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细腻,常描绘自然景物与人事相结合的景象。
《湘春夜月》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助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个人的思念与孤独,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脆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以“挂双扉”开篇,营造了一个封闭而又遥远的空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诗中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海棠花的凋落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爱情的脆弱与流逝。
小红的笑声与嫉妒的小猫形成对比,既增添了生活气息,又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诗中提及的“湘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与爱情的追忆,凸显了命运的无常与无奈。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爱情的感慨,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中通过“波纹”与“真珠织就”的比喻,展现出人情的细腻与复杂,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物与思绪,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脆弱。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诗中“小红”象征什么?
“湘妃”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中“波纹”的意象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