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时间: 2025-05-03 23:59:16

诗句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9:16

原文展示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作者:李煜 〔唐代〕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白话文翻译

庭院空荡,客人散去后,画堂的珠帘半掩,
林中的风轻轻吹动,夜色显得沉闷,小楼的新月映照在天边,回首时只见纤细的身影。
春光在,却似已在无人处慢慢老去,新愁旧恨无尽无休。
被金刀困住的身心,起身还感到懒惰,一声羌笛,惊醒了醉意朦胧的容颜。

注释

  • 庭空:庭院空荡,客人已散去。
  • 珠帘:装饰性的帘子,通常用珠子串成。
  • 林风:树林中的风。
  • 小楼新月:小楼上空的新月。
  • 纤纤:形容人身材纤细。
  • :压制、抑制的意思。
  • 金刀:这里可能指的是锋利的刀,象征困扰人的事务。
  • 羌笛:一种古老的乐器,常用于表达乡愁或悲伤情感。

典故解析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国君,以词风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充满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此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国君,词人。他的词风柔婉,情感细腻,常常表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因其国破身亡而感情更加深沉,形成了独特的“亡国之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煜失去国权后,内心充满了对往日繁华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作为一个感性而又深情的人,李煜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力感与对美好过往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体现了李煜在国破家亡后的孤独与无奈。开头的“庭空客散人归后”,直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孤独的环境,仿佛一切都已归于寂静。画堂半掩的珠帘映照出了一种朦胧的美感,增添了词中深沉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林风淅淅夜厌厌”,描绘了夜晚的微风轻拂,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烦闷和忧愁。小楼的新月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但在李煜的眼中,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词中提到的“春光镇在人空老”,表达出春光虽在,但人已苍老,生命的无常与逝去的感慨令人痛心。

最后的“金刀力困起还慵”,形象地表现了李煜的无力感,他被困在过往的回忆中,难以自拔。羌笛的声音则如一声惊雷,让他从醉梦中醒来,回归现实的沉重与孤独。这首词用词精炼,情感细腻,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深刻反思,展示了李煜作为词人的深厚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空客散人归后:表示庭院空荡,客人已散,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画堂半掩珠帘:描绘了画堂的静谧,珠帘半掩,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林风淅淅夜厌厌:夜晚的微风轻拂,带来一丝烦闷的气息。
  • 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新月映照,回首时似乎看到自己纤细的身影,勾起了对往昔的怀念。
  • 春光镇在人空老:春日的美好依然存在,但人已老去,感叹岁月流逝。
  • 新愁往恨何穷:新产生的忧愁与旧的怨恨似乎无穷无尽。
  • 金刀力困起还慵:被困扰的身心,起身时仍感到懒惰。
  • 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羌笛的声音惊醒了沉醉的容颜,象征着现实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春光,表达了光阴易逝的感慨。
  • 拟人:将春光与人结合,赋予春光以情感。
  • 对仗:在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孤独、怀念与无奈的主题展开,表达了李煜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力感,抒发了深沉的个人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象征着家与温暖的归属感。
  • 珠帘:代表着美丽与装饰,增添了词的华丽感。
  • 新月: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回忆,但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羌笛:传达出乡愁与思念,常被用来表现情感的抒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庭空客散人归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欢快的聚会
    • B. 孤独与离别
    • C. 春天的生机
  2. “金刀力困起还慵”中的“金刀”象征着:

    • A. 美好的回忆
    • B. 现实的困扰
    • C. 时间的流逝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和夸张
    • B. 比喻和对仗
    • C. 排比和反问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李煜的《临江仙》和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描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李煜的词更显得细腻而感伤,而苏轼的词则有豪放与开阔的气势,显示出不同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李煜词集》
  • 《中国古代词论》
  • 《唐宋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祭告南岳杂诗 其二 感兴 其一 小酌示客 题吴仲圭竹谱卷 六舟属题汤雨生将军所赠画梅即次将军自题韵 闻衎石兄归郡城下榻学山兄乐寿堂赋呈四首末篇兼怀云寿兄武义 其四 闻衎石兄归郡城下榻学山兄乐寿堂赋呈四首末篇兼怀云寿兄武义 其三 闻衎石兄归郡城下榻学山兄乐寿堂赋呈四首末篇兼怀云寿兄武义 其二 闻衎石兄归郡城下榻学山兄乐寿堂赋呈四首末篇兼怀云寿兄武义 其一 盘谷砚歌寄酬衎石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勾魂摄魄 爱啬 神头鬼面 桐偶人 車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枯陋 幺字旁的字 枉长白大 红男绿女 包含畦的词语有哪些 耿介之士 包含律的成语 天外飞来 几字旁的字 以义灭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