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5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9:50
风流子
作者: 吴藻 〔清代〕
黄河远上曲,旗亭句唱到木兰舟。正北里胭脂,玉人窈窕,东山丝竹,名士风流。绿波外垂杨千万树,恰恰啭莺喉。茶灶书床,短篷双桨,罗衫团扇,锦字银钩。莲心红彻底。鸳鸯七十二,飞过回头。不记西湖湖水,闲了盟瓯。甚前尘如梦,青春十载,落花万点,点点生愁。惆怅鹊华山色,画里成秋。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之上,曲调悠扬,歌声飘荡,仿佛能听到木兰舟上的乐曲。正北方有那胭脂的色彩,佳人窈窕动人,东山的丝竹乐声传来,名士们的风流韵致尽显。绿波之上,垂柳成行,恰似黄莺在欢快地鸣叫。茶炉旁,书桌上,短篷小舟,双桨轻划,罗衫轻舞,扇子轻摇,锦字和银钩交相辉映。莲心的红色鲜艳夺目。那些鸳鸯成双成对,飞过时回头相望。不再记得西湖的水面,闲暇的时候,似乎还有那盟誓的酒杯。往事如梦,青春已过十年,落花点点,愁绪满怀。惆怅于鹊华山的秋色,那幅画中已然成秋。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字景升,号云龙,晚号半闲居士。吴藻为人文雅,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那个时代人们崇尚诗词,尤其是抒情诗。吴藻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风流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趣。诗的开头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悠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这种描写手法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接着,诗人描绘了与友人共度闲暇时光的情景,展现了名士们的风流韵致,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而后,诗中转而诉说青春的流逝与往事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惆怅。尽管时光荏苒,落花点点,愁绪却依然萦绕心头。结尾处的“惆怅鹊华山色,画里成秋”,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个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河远上曲”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黄河的流淌与音乐
B. 战争的悲惨
C. 生活的烦恼
D. 自然灾害
“茶灶书床”与“短篷双桨”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书院的学习
B. 轻松的生活情景
C. 战争的景象
D. 自然灾害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