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1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7:25
今人看此月,古人看此月。
如何古人心,难向今人说。
古人求禄以及亲,及亲如之何?
忠孝为朱轮。今人求禄唯庇身,
庇身如之何?恶木多斜文。
斜文复斜文,颠窒何纷纷。
当代人看着这轮明月,古代人也看着同样的月亮。
然而古人内心的感受,难以向今人诉说。
古人追求名利与亲人,亲人又如何呢?
忠孝如同红色的车轮。今人追求名利只是为了自保,
自保又有什么用呢?坏木头的纹理多是歪斜的。
斜文再斜文,岂不是纷乱不堪?
《对月作》是贯休的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诗中以月亮为引子,引发了古今人对名利和情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古今人的心态,揭示了时代变迁带来的价值观变化。古人追求的是忠孝与亲情,今人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利益与生存。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更引发人们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诗中用“朱轮”象征忠孝的传统价值观,而“庇身”的追求则是对当代人无奈的写照。最后两句通过“斜文”的比喻,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失望与批判,暗示着人们在追求功利的过程中,似乎偏离了真正的道德与情感。全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月的描写,引发对人生价值和社会道德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古今人心的深刻洞察。
诗中“今人求禄唯庇身”意指什么?
“忠孝为朱轮”中的“朱轮”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斜文”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