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9:25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作者: 权德舆 〔唐代〕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
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
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
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
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
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
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
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
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
清晨起身,独自驾舟,春江上风光旖旎。
白浪与青云相连,荡漾在晨光之中。
四周望去,广阔无边,忧愁沉重如同此景。
还未离开奔波的路途,但担心自己会成为悲伤的老人。
低头看到水中鱼儿觅食,抬头仰望高飞的大雁。
尘埃已经堆积在帽缨上,心累何时才能放空。
这人间世事,所向皆是桎梏。
唯有杯中之物,醒来与醉酒之间,方能理解人生的得失。
老朋友的园子里,玉树摇曳生姿,翠绿葱茏。
终究会离开此山,共同结成兰桂之丛。
权德舆,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山人,生于公元约730年,卒于798年。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诗人早晨出发游览富春江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苦短的哲思。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是权德舆的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清晨的春江,诗人独自驾舟,感受到江面上轻柔的春风,形成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接着,诗人用“白波连青云”展现了春江的浩淼与清新,波光粼粼的景象引发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
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内心的沉重与忧愁。诗人提到“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这句极具哲理,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和奔波劳累的无奈。此时,诗人俯视水中的鱼儿,仰望高飞的大雁,形成了一种对比,暗示他对自由与无忧生活的渴望。
最后,诗人转向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希望与故人共结兰桂丛的美好愿景。这一结尾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传递了对友情和人生的珍视。整体来看,这首诗在自然描写与情感抒发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以春江的美景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人生及友情的深刻理解。
诗人早晨出发是为了什么?
A. 赶路
B. 游览春江
C. 见朋友
“白波连青云”中的“白波”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云
B. 江水的波浪
C. 白色的鸟
诗中的“杯中物”指的是什么?
A. 水
B. 酒
C. 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