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紫团参寄王定国

《紫团参寄王定国》

时间: 2025-05-10 04:13:27

诗句

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

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

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

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

纤攕虎豹鬣,蹙缩龙蛇瘿。

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聘。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挂户,半夜珠落井。

灰心宁复然,汗喘久已静。

东坡犹故目,北药致遗秉。

欲持三桠根,往侑九转鼎。

为子置齿颊,岂不贤酒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3:27

原文展示

紫团参寄王定国
苏轼 〔宋代〕

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
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
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
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
纤攕虎豹鬣,蹙缩龙蛇瘿。
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聘。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挂户,半夜珠落井。
灰心宁复然,汗喘久已静。
东坡犹故目,北药致遗秉。
欲持三桠根,往侑九转鼎。
为子置齿颊,岂不贤酒茗。

白话文翻译

在土门口的清幽处,太行山的顶峰巍峨耸立。
这不仅仅是紫色的云彩,实际上它俯瞰着这美丽的景色。
劲风拂过草木,真气渗透到苕草中。
我曾听说有些人衔着灵芝,生长在这羊肠小道的岭上。
纤细的草丛中藏匿着虎豹的鬣毛,龙蛇的瘿块蜷缩着。
蚕头试着轻轻咀嚼,龟息变幻着形状。
更何况我这位明真子,已经造访过浮玉的境界。
清冷的夜晚,明月挂在窗户上,半夜时分珠子落入井中。
心灰意冷的我,已经在长时间的喘息后安静下来。
东坡的目光依旧,北药的遗秉在手中。
我想要持有三桠根,去为九转的鼎送上美酒。
为我的孩子准备齿颊,岂不是贤良的酒与茶?

注释

  • 谽谺: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土门:指自然形成的山门或峡谷。
  • 紫云:指紫色的云彩,象征着美好的景象。
  • 真气:指自然的精华,气息。
  • 羊肠岭:形容小道弯曲如羊肠的山岭。
  • 纤攕:形容细小的草木。
  • 东坡:指作者苏轼自己,东坡是他的号。
  • 九转鼎:指古代炼丹的器具,象征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轼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广博的才华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词、散文、词曲风格各异,尤以豪放派的词作最为人知。他生活在动荡的时代,经历了政治上的起伏,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社会的关心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紫团参寄王定国》创作于苏轼晚年,写作目的可能是寄托对友人的关怀,同时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此诗所提及的紫团参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象征着长生与健康,寓意深远。

诗歌鉴赏

《紫团参寄王定国》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苏轼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寄托了对友人的关怀。在开头部分,诗人描绘了土门口的环境,展现出太行山的巍峨气势,接着通过“团紫云”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诗中多次提到“真气”,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精华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健康与长寿的渴望。

在中间部分,诗人用“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聘”来比喻生命的变化与无常,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欲持三桠根,往侑九转鼎”,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希望为后代留下美好遗产的愿望。

整首诗气韵生动,既有景色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苏轼深邃的哲思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理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谽谺土门口: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的宁静。
  2. 突兀太行顶:太行山的巍峨显现出自然的壮丽。
  3. 岂惟团紫云:不仅有紫色的云彩,更有美丽的景致。
  4. 实自俯倒景:强调了这美景的真实与可感。
  5. 刚风被草木:劲风吹拂,生动描绘了自然的力量。
  6. 真气入苕颖:表达了自然精华渗透万物的理念。
  7. 旧闻人衔芝:提到灵芝的传说,传达出对长生的向往。
  8. 生此羊肠岭:环境的描述,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9. 纤攕虎豹鬣: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动。
  10. 蹙缩龙蛇瘿:自然界中的奇特形态,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11. 蚕头试小嚼:表现生命的微妙与变化。
  12. 龟息变方聘: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
  13. 矧予明真子:自谦的表达,增添了亲近感。
  14. 已造浮玉境:暗示着追求理想境界的努力。
  15. 清宵月挂户:夜晚的景象描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16. 半夜珠落井:用比喻表达孤独与思念。
  17. 灰心宁复然:感受到心灰意冷的情绪。
  18. 汗喘久已静:经历了艰辛,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19. 东坡犹故目:回忆起自己的过去,情感深厚。
  20. 北药致遗秉: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关爱。
  21. 欲持三桠根:对未来的思考,寄托了希望。
  22. 往侑九转鼎:象征着生命的长久与美好。
  23. 为子置齿颊:为后代准备美好的饮食,传递爱与关怀。
  24. 岂不贤酒茗:提到酒与茶,表现出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紫云”比喻美好事物,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2.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3. 对仗:上下句之间对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表达了对长生与健康的渴望,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紫云:象征美好与理想。
  2. 真气:代表生命的精华与自然的力量。
  3. 灵芝:象征长生与健康。
  4. 东坡:代表作者自身,寄托了个人情感。
  5. 九转鼎:象征长生不老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苏轼在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色主要是?
    A. 河流
    B. 山峰
    C. 沙漠
    D. 森林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紫云”象征着__

  3. 判断题: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渴望。
    对 / 错

答案

  1. B
  2. 美好与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月夜忆舍弟》 -杜甫
  3.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人生的艰难与孤独。
  • 《月夜忆舍弟》: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与《紫团参》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1. 苏轼《全宋诗》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古诗词名篇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初秋夜雨 酹江月/念奴娇 山行 牡丹 再和易后韵为前韵六首 和吟友月夜遇风雨不见薄蚀韵 和象翁绝句 挽储华谷四首 刘锦山自衡州归复书仍贻之诗 又和咏梅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有目咸睹 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寄生虫 生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秉烛待旦 谷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包含琦的词语有哪些 轰动一时 夺标 协宁 霞车 构毁 哭笑不得 建之底的字 神职人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