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48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作者: 苏轼 〔宋代〕
予昔少年日,气盖里闾侠。
自言似剧孟,叩门知缓急。
千金已散尽,白首空四壁。
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
妻孥真敝履,脱弃何足惜。
四大犹幻座,衣冠矧外物。
一朝发无上,愿老灵山宅。
世事子如何,禅心久空寂。
世间出世间,此道无两得。
故应入枯槁,习气要除拂。
丈夫生岂易,趣舍志匪石。
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
我年少时,气概凌人,像个侠士。
自我认为像剧孟一样,敲门时能分清缓急。
千金的财富已花光,白头时只剩四壁空空。
烈士叹息暮年,老马悲伤伏在马厩。
妻儿就像破旧的鞋子,脱下也无所谓。
四大皆空不过是幻影,衣服和帽子又算什么。
一旦出家,愿意在灵山上老去。
世事你又如何,禅心早已空寂。
世间与出世间,这个道理是不可兼得的。
所以应该进入枯槁,去除习气。
男子汉的生命何其不易,追求和舍弃志向并非易事。
要像狮子一样吼叫,佛法并没有南北之别。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被誉为诗词的“大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晚年选择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
该诗是在苏轼晚年,他看到吴子野出家,感慨自己一生的得失与追求,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出世的向往。反映了他在经历世事沧桑后的心境变化。
这首诗以“闻潮阳吴子野出家”为引子,借吴子野出家的故事,苏轼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中不仅有对年轻时豪情壮志的怀念,还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与年老时的空寂无奈,诗人展现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在结构上,诗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回忆过往,后半部分则提出出世的理想与思考。诗中频繁使用比喻,如“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形象地描绘了英雄迟暮的悲切。整体上,诗歌充满了哲理,体现了苏轼对人生、佛法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心态。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出世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哲学思考,体现了苏轼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苏轼在诗中借吴子野出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千金已散尽,白首空四壁”,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四大犹幻座,衣冠矧外物”中“四大”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