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4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41:41
惜在严公幕,俱为蜀使臣。
艰危参大府,前后间清尘。
起草鸣先路,乘槎动要津。
王凫聊暂出,萧雉只相驯。
终始任安义,荒芜孟母邻。
联翩匍匐礼,意气死生亲。
张老存家事,嵇康有故人。
食恩惭卤莽,镂骨抱酸辛。
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
鹏图乃矫翼,熊轼且移轮。
磊落衣冠地,苍茫土木身。
埙篪鸣自合,金石莹逾新。
重忆罗江外,同游锦水滨。
结欢随过隙,怀旧益沾巾。
旷绝含香舍,稽留伏枕辰。
停骖双阙早,回雁五湖春。
不达长卿病,从来原宪贫。
监河受贷粟,一起辙中鳞。
可惜我在严公的幕府中,只能作为蜀地的使臣。艰难困苦中协助大府处理政事,前后间断如同清晨的尘埃。写草文时便要鸣锣开道,乘着木筏渡过重要的津口。王凫鸟偶尔飞出,萧雉鸟也只是被驯养。始终如一地任凭安义,周围却荒芜得如孟母的邻里。纷纷扰扰地匍匐行礼,意气之间如同生死之交。张老还有家业未了,嵇康则有故友在世。因受恩而惭愧,心中充满酸楚。许巢向往山林的志向,夔龙的庙宇是珍贵的所在。鹏鸟翱翔高空,熊轼则慢慢移动车轮。衣冠整齐,立身于这苍茫的土地上。埙和篪的鸣声自然和谐,金石的光辉愈加明亮。我重忆罗江之畔,曾与友人同游锦水之滨。朋友的欢笑随时间流逝愈加珍贵,怀旧的情愫使我泪湿衣巾。那含香的住所已无踪影,稽留在石榻上度过清晨。双马停驻在高阙之前,归雁在五湖之春飞回。长卿的病痛一直未能治愈,从来就是原宪的贫乏。监河的粮食借贷,犹如同在车辙中爬行的鱼鳞。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作多描绘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奉赠萧二十使君》写于杜甫在四川时,时值国难,政局动荡。此诗通过对友人的赠言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忧虑以及对友人萧使君的深厚情谊。
《奉赠萧二十使君》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忧思的诗作,展现了杜甫对友人的眷恋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关怀。诗中开篇提到“惜在严公幕”,展示了杜甫在官场的艰辛处境。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蜀使臣身份的反思,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无奈和对故乡的眷恋。
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意象,王凫与萧雉的描写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友情的寄托。而“终始任安义,荒芜孟母邻”一句则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困境进行了强烈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反映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厚情感与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政治动荡与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在对友情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感叹中,诗人反映了对生活的执着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严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严武
d) 王维
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主要体现在那一句中?
a) “艰危参大府”
b) “鹏图乃矫翼”
c) “重忆罗江外”
d) “不达长卿病”
诗中提到的“王凫”象征什么?
a) 自由与友谊
b) 痛苦与失落
c) 权力与财富
d) 忍耐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