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5:56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
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
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
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
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馀,奋猛卷海潦。
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
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孟轲分邪正,眸子看了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
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
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傲。
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
况承归与张,二公迭嗟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
彼微水中荇,尚烦左右芼.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
幸当择珉玉,宁有弃珪瑁。
悠悠我之思,扰扰风中纛。
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
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
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
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
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5:56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作者:韩愈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纇馀,奋猛卷海潦。
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孟轲分邪正,眸子看了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
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
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傲。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况承归与张,二公迭嗟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
彼微水中荇,尚烦左右芼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
幸当择珉玉,宁有弃珪瑁。悠悠我之思,扰扰风中纛。
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
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
这首诗开头提到《周诗》的三百篇,强调了其内容的雅致和教导性,表示曾经的圣人们讨论过这些经典,今日又有谁敢妄加评论呢?五言诗的形式起源于汉代,苏轼和李白是其代表。东都的诗风逐渐普及,流派如百川般汇聚。建安时代出现了七位能人,他们的才华和风范令人赞叹。晋宋时期,文风日渐衰退,而鲍照、谢灵运的作品则被认为最为清新高雅。齐梁、陈隋时期,诗歌创作呈现喧闹之势。如今,国家文坛繁荣,李白和杜甫的出现使文人气象焕然一新。后来诗人相继而出,各自的才华也逐渐显现。其中有一位穷困的孟郊,他的才华如雄鹰般高飞,深邃地观察古今,追寻隐秘的美。他的诗语言铿锵有力,情感强烈,像是卷起海浪,令人振奋。荣华富贵的气象如天际绚烂,他的声音响亮而迅疾。他遵守规矩,甘愿受辱,不媚于权贵。孟子明确区分善恶,他的眼光清晰,能镇压世间的浮躁。孟郊辛勤追求美食,却也遭受辛苦。流俗中,谁能识得他才?众人争相嘲讽。圣主寻求隐逸之士,年轻的士人不断登台。朝堂中有贤明的大臣,互相爱慕,全在乎于机遇。尤其是承归与张公,二人常常相互感叹。东风送来谣传,强弓射向鲁国。为何长久没有成就,反而要以归期相告?寒霜打破美丽的菊花,佳节却被迫戴上帽子。念及将离去,愈发心生眷恋。那微水中的荇菜,依旧烦恼四周的干扰。鲁国虽小,庙宇却依然有神灵相助。幸好能选择美玉,宁愿不舍弃珍贵的珪瑁。我心悠悠,思绪在风中飘荡。上面所言无路可走,日日夜夜祈祷。鹤的翎羽非天生,而是变化而成。通向彼岸的道路并不难,少许土地也易于耕作。善良的人不应贪图名利,后悔只会徒增烦恼。救死如八珍,不如一筐食物来犒赏。微薄的诗歌请不要嘲讽,和气是神所珍视的。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文以雄浑、激昂著称,强调文辞的简洁与思想的深邃。
《荐士》是韩愈为当时的隐士孟郊所作,目的在于推荐其才华,希望能得到重用。诗中通过对比和回顾历史,强调当时文学的繁荣与衰退,表达了对孟郊的认可与赞美。
《荐士》不仅是一首对孟郊的推荐诗,更是一幅描绘唐代文人风貌的画卷。诗中通过对历代文人的描绘,反映出韩愈对士人风范和文学价值的追求。在开篇部分,韩愈提到《周诗》的雅致和圣人的讨论,立即将读者带入了文人的风雅世界。接着,他通过对比来展示文人群体的变化,尤其是提到的“建安七子”和“鲍谢”,体现了对才华的崇敬与期待。
在对孟郊的描写中,韩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孟郊的才华如雄鹰般展翅高飞,语言力量非凡,诗歌情感激昂,充分展现了他对孟郊的赞赏与期待。这种赞美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认可,更是一种对时代文人精神的呼唤,表达了对文学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运用大量的典故与历史人物,增强了诗的文化厚度。韩愈通过诗歌展示了自己深厚的文学底蕴,结合对孟郊的真切情感,形成了深刻的艺术效果。
整首诗围绕推荐孟郊的主题,反映了韩愈对文人的推崇与对时代文风的反思。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文学理想的追求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荐士》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建安七子”是指哪个时期的文人?
“五言出汉时”是指什么?
诗中对孟郊的比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