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建州陆使君

《送建州陆使君》

时间: 2025-07-28 17:12:27

诗句

汉庭初拜建安侯,天子临轩寄所忧。

从此向南无限路,双旌已去水悠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12:27

送建州陆使君

原文展示:

汉庭初拜建安侯,
天子临轩寄所忧。
从此向南无限路,
双旌已去水悠悠。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宫廷刚刚任命陆使君为建州侯,
皇帝在朝堂上对他寄予了深切的关怀。
从此往南的路途将是无尽的,
双旗已经远去,水面上波光荡漾,悠悠无尽。

注释:

  • 汉庭:指汉朝的朝廷。
  • 建安侯:古代官职,此处指陆使君被封为建安侯。
  • 天子:皇帝。
  • 临轩:指皇帝在朝堂上亲自接见。
  • :忧虑、牵挂。
  • 双旌:指双旗,象征出征的队伍。
  • 水悠悠:水面波光荡漾,象征离别后的思念与无尽的旅程。

典故解析:

汉庭与建安侯的设定背景,可能与汉朝时期的封建制度有关,特别是对地方官员的重视。同时,"双旌"意象可能与古代出征的仪式和心情有关,增添了离别的沉重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字景文,号阮亭,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被誉为“诗中之龙”。他主要生活在唐代中期,曾任职于朝廷,经历了政治动荡。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使君即将出征南方之际,作者以此诗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送建州陆使君》是一首表现离别情感的诗作。开篇即提到汉庭的任命,表明陆使君的地位与责任,暗示了他即将承担的使命和前方的艰辛。接着,提到“天子临轩”,不仅显示出皇帝的关切,也反映了社会对官员的期待与重托。诗中“从此向南无限路”一语,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尽思考和对道路的渺茫感,寓意着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最后一句“水悠悠”,以水的流动象征离别的绵长与思念的无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共鸣。整首诗用词精炼,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汉庭初拜建安侯:表明陆使君的地位被认可,刚刚被任命,充满期待。
    • 天子临轩寄所忧:皇帝对陆使君的关心,显示出重任在肩的自豪与压力。
    • 从此向南无限路:表达了陆使君即将踏上漫长征途的感慨。
    • 双旌已去水悠悠:双旗远去,象征离别后的思念,水的流动则加深了这种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与旌的对比,体现了离别的沉重与旅途的无尽。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陆使君出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官员出征时的责任与忧虑。

意象分析:

  • 汉庭:权力与责任的象征。
  • 双旌:离别与期望的象征。
  • 水悠悠:思念与无尽旅途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汉庭初拜建安侯”指的是什么?

    • A. 陆使君被任命
    • B. 陆使君辞职
    • C. 陆使君回乡
    • D. 陆使君出征
    • 答案:A
  2. 诗中的“水悠悠”象征什么?

    • A. 旅途的艰辛
    • B. 离别的思念
    • C. 战斗的胜利
    • D. 友谊的长久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白居易的《送友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诗词对比:在《送友人》中,白居易同样表达了离别情感,但其语气更为轻松,强调友谊的珍贵。刘长卿的作品则更注重责任感和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点绛唇·咏清宴园 点绛唇·玉剑冰弹 点绛唇 点绛唇 其一 春归 点绛唇 点绛唇(西池桃花落尽赋此) 点绛唇 暮春游五华山继先师韵 点绛唇·晔晔重阳 点绛唇·学道难成 点绛唇 其六 南昌寓楼见周屺公题壁依韵和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文旁的字 包含甘的成语 无斧凿痕 四点底的字 斤斤自守 粉领 急赈 天灾地变 从长计议 多心伤感 惠然之顾 見字旁的字 亭毓 分毫不爽 陌结尾的成语 包含睡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包含惕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