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时间: 2025-05-04 01:46:33

诗句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6:33

原文展示: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 刘长卿 〔唐代〕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远望,眼前的远树显得苍翠而低矮。
人烟稀少的湖畔草地,西边的山峦与楼宇苍翠相映。
霜降时节,鸿雁的哀鸣显得格外清晰,秋意深浓使我思绪迷离。
不必再借白衣人准备的酒,陶渊明早已自有知音相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苍苍:形容颜色深蓝或青色,表示远山的颜色。
  • 人烟:指居住的人,通常指人迹罕至的地方。
  • 霜降:指秋天霜降时节,象征寒意加深。
  • 鸿声:指鸿雁的叫声。
  • 白衣酒:指白衣人(隐士或高士)的美酒,暗指陶渊明。

典故解析: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隐居生活和高洁的品格著称。诗中提到陶渊明,暗示与知音的相聚和对清淡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尧臣,号宗卿,曾任官职,后来因追求清淡生活而辞官,隐居田园。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正值深秋,诗人在北楼登高,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重阳节登高是古代习俗,象征着吉祥和长寿。


诗歌鉴赏: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是一首极具意境的秋日登高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通过“登高望”引入,表现出秋日的高远和清澈,暗示着诗人心境的开阔与清明。接着“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描绘出湖边草地的宁静与山水的苍翠,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秋日气息。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一句,霜降的时节带来了一种清冷的气息,鸿雁的叫声如同思念的寄托,让人感到深秋的孤寂与思绪的迷惘,情感愈发深厚。最后一句“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则是对陶渊明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不求外物、与友人共饮的洒脱心态,暗示着诗人在追求心灵自由的同时,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蕴含深厚的情感,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展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日登高望:在重阳节这天,诗人登高远望,象征着迎接重阳的习俗。
  2. 苍苍远树低:远处的树木显得苍翠而矮小,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
  3. 人烟湖草里:描绘湖边的草地,暗示人迹罕至的宁静之地。
  4. 山翠县楼西:山的翠绿映衬着楼房,构成和谐的自然画面。
  5. 霜降鸿声切:秋霜降临,鸿雁的叫声显得格外清晰,增强了秋的氛围。
  6. 秋深客思迷:秋天的深邃使人思绪迷乱,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7. 无劳白衣酒:不必再借助白衣人准备的酒,强调自我追求的洒脱。
  8. 陶令自相携:提及陶渊明,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苍苍远树低”中的“苍苍”不仅形容颜色,也暗示远方的神秘。
  • 拟人:鸿声“切”有种生动的感觉,仿佛鸿雁在诉说诗人的思念。
  • 对仗:如“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登高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清新、洒脱的情感基调,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无限热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日:重阳节,象征长寿和团聚。
  • 苍苍:远山的苍翠,象征高远与幽深。
  • 人烟:人迹稀少,象征宁静与孤独。
  • 霜降:秋天的来临,象征寒意与思念。
  • 鸿声:鸿雁的叫声,象征离别与思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重阳节又称为哪一天?

    • A. 七月初七
    • B. 九月初九
    • C. 十月初一
    • D. 八月十五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白衣酒”指的是_____

  3. 判断题:诗人提到的陶渊明是唐代的诗人。(对/错)

答案:

  1. B
  2. 陶渊明
  3. 错(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望岳》—— 王之涣

诗词对比:

  1. 《登高》(杜甫)

    • 主题: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风格:情感激昂,意象悲壮。
  2. 《望岳》(王之涣)

    • 主题:表现对大自然的崇敬与豪情。
    • 风格:气势磅礴,意象开阔。

解读: 虽然三首诗都涉及登高的主题,但《九日登李明府北楼》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而《登高》则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苦闷。《望岳》则展现出一种壮阔的自然美,表现出诗人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刘长卿集》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忆江南 其一 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忆江南 其三 忆江南 秋意六首 其六 忆江南 其三 忆江南 示萍香颖卿 忆江南 其一 效阳春录 忆江南 其五 忆江南 元日 忆江南 其一 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皙皙 遗流 鱼书雁帖 大可师法 钧天奏 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摘奸发伏 木字旁的字 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骑扬州鹤 包含怏的词语有哪些 宿蠹藏奸 干端坤倪 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人字头的字 说开头的成语 艮字旁的字 夏雨雨人 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