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6:33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 刘长卿 〔唐代〕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远望,眼前的远树显得苍翠而低矮。
人烟稀少的湖畔草地,西边的山峦与楼宇苍翠相映。
霜降时节,鸿雁的哀鸣显得格外清晰,秋意深浓使我思绪迷离。
不必再借白衣人准备的酒,陶渊明早已自有知音相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尧臣,号宗卿,曾任官职,后来因追求清淡生活而辞官,隐居田园。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正值深秋,诗人在北楼登高,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重阳节登高是古代习俗,象征着吉祥和长寿。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是一首极具意境的秋日登高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通过“登高望”引入,表现出秋日的高远和清澈,暗示着诗人心境的开阔与清明。接着“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描绘出湖边草地的宁静与山水的苍翠,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秋日气息。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一句,霜降的时节带来了一种清冷的气息,鸿雁的叫声如同思念的寄托,让人感到深秋的孤寂与思绪的迷惘,情感愈发深厚。最后一句“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则是对陶渊明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不求外物、与友人共饮的洒脱心态,暗示着诗人在追求心灵自由的同时,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蕴含深厚的情感,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展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登高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清新、洒脱的情感基调,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无限热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重阳节又称为哪一天?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白衣酒”指的是_____。
判断题:诗人提到的陶渊明是唐代的诗人。(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登高》(杜甫)
《望岳》(王之涣)
解读: 虽然三首诗都涉及登高的主题,但《九日登李明府北楼》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而《登高》则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苦闷。《望岳》则展现出一种壮阔的自然美,表现出诗人豪情壮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