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曲江早春

《曲江早春》

时间: 2025-07-29 09:12:42

诗句

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2:42

原文展示:

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

白话文翻译:

曲江边的柳树已经开始变得软弱无力,杏园里的伯劳鸟开始鸣叫。可怜的是春天刚刚开始,游人却很少,真希望能在池边停下马来散步。

注释:

字词注释:

  • 曲江:指的是长安附近的一条河流,因其风景优美而闻名。
  • 柳条:柳树的枝条,象征春天的生机。
  • 伯劳:一种鸟,鸣叫声清脆,用来描绘春天的气息。
  • 春浅:指春季刚开始,天气尚未完全暖和。
  • 池边:指水边的地方,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典故解析: 曲江是唐代著名的游览胜地,诗中提到的柳树与伯劳鸟都与春天的景象密切相关,表现了春季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伯劳鸟的鸣叫也象征了春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著称,关注时事民生,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白居易的晚年,正值春季,诗人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游人稀少的惋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诗歌鉴赏:

《曲江早春》是一首描绘春季早晨景象的诗,诗中通过对柳树和伯劳鸟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复苏。开头两句通过“柳条渐无力”和“伯劳初有声”,以对比手法揭示了春天的初期状态,柳树虽已开始发芽,却显得有些无力,伯劳鸟的鸣叫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可怜春浅游人少”,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时游人稀少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时光易逝的思考。最后一句“好傍池边下马行”,表达了希望在春日的阳光下,能够悠闲地在池边散步的愿望,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对春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白居易对春天的独特感受,流露出一种温柔的思绪,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曲江柳条渐无力:描绘了春天柳树刚发芽的状态,逐渐显示出生命的气息,但仍显得有些脆弱。
  2. 杏园伯劳初有声:杏园中的伯劳鸟开始鸣叫,标志着春天的来临,充满了生机。
  3. 可怜春浅游人少: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刚开始时游人稀少的惋惜,表现出春天的宁静与孤寂。
  4. 好傍池边下马行: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池边悠闲散步的愿望,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柳条渐无力”与“伯劳初有声”形成对比,强调了春天的不同侧面。
  • 拟人:将柳树与鸟的状态赋予生命感,使得自然景象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条: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柔弱。
  • 伯劳:象征春的到来与清新的气息。
  • 池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曲江指的是哪里?

    • A. 一条河流
    • B. 一座山
    • C. 一片森林
  2.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 A. 燕子
    • B. 伯劳
    • C. 麻雀
  3. “可怜春浅游人少”中的“可怜”表示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惋惜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曲江早春》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是描绘春天的诗作,但前者更多地关注自然与游人的互动,展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而后者则是通过登高远眺,表达壮阔的视野与豪情,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相关查询

渔家傲(冬至) 点绛唇 游碧照庵 其二 游碧照庵 其一 巾山广轩 同徐学士咏笋 寻梅 汉宫春 蓦山溪 转调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终始一贯 拘开头的成语 鼻字旁的字 舍短录长 同成异败 鼎字旁的字 老调梆子 麦字旁的字 细酸 十有八九 垢面蓬头 百顺千随 鱼枕冠 双人旁的字 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甲 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