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21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既觉,颇记其语,录呈子由弟。后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
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
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这首诗主要阐述了道教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神仙道术的思考与追求。
第一句:分析尘世的微妙本质其实是空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积累起一点微弱的光芒。
第二句:夜晚的灯光常常明亮而持久,门内静谧,似乎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朦胧。
第三句:炼制长生不老药的炉灶没有烟火,象征着一种理想的修炼状态,尽可能消除世间的喧嚣。
第四句:希望山神能够停止那些小把戏,但这山神又是听不见、看不见的,何必再去追求呢?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广泛涉及人生哲学和自然美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与友人夜谈神仙道术之际,表达了他对修道和自然的思考,体现了他在道教思想上的追求与理解。
这首诗融合了道教的思想,探讨了人世间的本质和修炼的追求。开篇提出“析尘妙质本来空”,引导读者思考世间万物的虚无,体现了道教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接着,诗人用“微阳一线功”来形象化修炼的过程,强调修炼者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在看似空洞的尘世中寻得那一线光明。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灯光明亮,营造出一种内心安宁的氛围。“闭门千息自濛濛”,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也反映了他对安静修行的向往。最后两句则暗含对山神的不屑与超脱,表达了一种不再追求外在神秘力量的态度,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道教修炼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出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析尘妙质本来空”中的“尘”指代什么?
A. 世俗
B. 礼仪
C. 道理
D. 自然
“微阳一线功”中“微阳”象征着什么?
A. 努力
B. 光明与希望
C. 伤痛
D. 喧嚣
诗中的“山神”象征着什么?
A. 力量
B. 自然与灵性
C. 人生
D. 亲情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