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6:54
发越州赴润州使院留别鲍侍御
—— 刘长卿 〔唐代〕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
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在水边眺望山峦,依依不舍地告别,
孤舟在日暮时分缓缓行驶。
江南和江北的春草交替生长,
我却独自朝着金陵的方向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09年-约785年),字少游,号宗端,唐代诗人,世称“刘郎”。他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情感细腻,语言清新,尤其擅长表现离别和愁苦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赴润州任职之前,表达了他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唐代正值盛世,诗人身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然而他在仕途上的漂泊与孤独也让他感受到离别的苦楚。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两句“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描绘了在水边的离别场景,水与山的对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舍。孤舟在日暮时分缓缓行驶,显得格外凄清,暗示着诗人心情的沉重。后两句“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则通过对江南和江北春草的描绘,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春天的更替,虽然春天万物复苏,但诗人的内心却无法平静,因为他心中只有对金陵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强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面对未来的不安。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使得整首诗情感更加真挚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西安
D) 杭州
诗中“孤舟日暮行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独与惆怅
C) 快乐与欢愉
D) 无所畏惧
诗中提到的“春草”主要象征什么?
A) 死亡
B) 新生与希望
C) 瘟疫
D) 幽闭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长卿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离别的感伤;而王维的作品则带有更多的豪情壮志和对友人的祝福。两首诗均表现了离别的主题,但情感基调和意象使用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