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边上行

《边上行》

时间: 2025-05-02 12:33:36

诗句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

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

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36

边上行

原文展示: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
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
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白话文翻译:

在黑松林外的道路上,风声远远地呼啸着。
北风的寒气使荒凉的堡垒显得格外冷清,秋天的尘土让人显得病恹恹。
豺狼在沙地上掘骨,人们在月光下点燃烽火。
不要再打算向西行走,西边的路途越来越凶险。


注释:

字词注释:

  • 黑松林外路:黑松林外的道路,指通向荒凉之地的路。
  • 风角:风声,形容风势的角度。
  • 朔气:北风带来的寒气。
  • 荒堡:荒凉的堡垒。
  • 秋尘:秋天的尘土,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
  • 豺掊:豺狼的掘骨,形容凶狠的动物在寻找食物。
  • 月边烽:月光下的烽火,指的是警报或敌情的信号。
  • 西行计:西行的计划。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豺狼”和“烽火”均为古代战争与生存环境的象征,反映了边疆的困苦与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2年-912年),字子休,号休文,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晚年出家为僧。贯休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与士兵的艰苦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边疆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边疆景象,表达了对西行征途的恐惧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士兵的艰辛。


诗歌鉴赏:

《边上行》是一首富有浓厚边塞色彩的诗作,贯休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北方荒凉的自然环境与边疆生活的艰辛。诗的开头“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寒冷的环境,黑松林的阴森与远处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中,北风的寒气弥漫在荒凉的堡垒之上,秋天的尘土让人倍感疲惫与病态,这种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反映了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心境。

接下来的“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则通过豺狼的形象,传达出边塞生活的危险与不安。烽火的点燃象征着警觉与战斗,暗示着边疆战事的频繁与人们的忧虑。

最后一句“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西行的否定与恐惧,反映了当时边疆征途的艰难与险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将边疆的冷酷与无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贯休作为边塞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厚的诗歌功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黑松林外路:描绘了荒凉的环境,暗示行路艰难。
  2. 风角远嗈嗈:传达出孤独与寒冷,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3. 朔气生荒堡:北风带来的寒气让荒堡显得更为冷清,象征边疆的荒凉。
  4. 秋尘满病容:秋天的尘土沾染了人们的面容,表达疲惫与无奈。
  5. 豺掊沙底骨:豺狼的掘骨行动暗示边境的凶险,生存的压力。
  6. 人上月边烽:烽火的点燃象征警觉,反映出战争的威胁。
  7. 休作西行计:直接劝诫不要再向西行进,表达恐惧。
  8. 西行地渐凶:总结了行路的危险,强调边疆的险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黑松林”与“荒堡”比喻边疆的荒凉与冷酷。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使诗句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边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表现了对西行的恐惧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战争与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诗中展现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表现出一幅生动的边塞生活画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黑松林:象征着边疆的孤寂与冷酷。
  2. 风角:代表了环境的恶劣与不安。
  3. 朔气:暗示了北方的寒冷与凶险。
  4. 荒堡:象征边防的荒凉与孤立。
  5. 秋尘: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疲惫。
  6. 豺狼:象征着生存的威胁与危险。
  7. 烽火:代表着战斗的警觉与警报。

每一个意象都深刻地反映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士兵的困境,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黑松林外路”主要表现了什么意境? A. 美丽的风景
    B. 荒凉的环境
    C. 热闹的市集

  2. “朔气生荒堡”中的“朔气”指什么? A. 春天的暖风
    B. 北方的寒气
    C. 夏天的热风

  3. 诗人对西行的态度是? A. 积极向往
    B. 恐惧与否定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 贯休的《边上行》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涉及到边塞的壮丽与艰辛,但贯休更侧重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的恐惧,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对壮丽景色的向往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荅马敬臣 其一 荅杨从龙给事 北桥离席留别赵州诸子 鱼凫关宴别赵龙岩佥宪 招刘善充 大相公岭 大华寺即事 大理春市因忆李仁甫 乌撒喜情 酬金秀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景旦 馬字旁的字 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云雨巫山 应客 等闲人物 元旦 弃薄 儿时 雄姿飒爽 车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缥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类的成语 龝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包含迓的词语有哪些 身操井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