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2:03
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
南岳诸刘岂易逢,
相望无复马牛风。
山公虽见无多子,
社燕何由恋塞鸿。
昔与巨源刘贡父,
刘莘老相遇于山阳。
自尔契阔,惟巨源近者复相见于京口。
高才晚岁终难进,
勇退当年正急流。
不独二疏为可慕,
他时当有景孙楼。
巨源近离东海,
郡有景疏楼。
漱石先生难可意,
谓巨源。
啮毡校尉久无朋,
自谓。
应知客路愁无奈,
故遣吟诗调李陵。
谓李君也。
云雨休排神女车,
忠州老病畏人夸。
诗豪正值安仁在,
空看河阳满县花。
盛为邑宰,
胶西未到吾能说,
桑柘禾麻不见春。
不羡京尘骑马客,
羡他淮月弄舟人。
南岳的刘家人,如今真难相逢,从此不能再见到马牛风的景象。山公固然见过,但子孙不多,社燕又何能留恋北方的鸿雁呢?
我曾与巨源的刘贡父、刘莘老在山阳相遇,自那时起就很少见面,唯有巨源在京口再次相见。高才到了晚年终究难以进展,勇退的当年正值急流。
不只是二疏让人仰慕,未来的日子也会有景孙楼的美好。巨源最近离开东海,郡里有景疏楼。漱石先生的高见难以理解,称巨源为朋友。啮毡校尉久无朋友,自己觉得。
应该知道,客路上愁苦无奈,所以写诗来调侃李陵,指的是李君。云雨的事情不必排斥神女的车,忠州的老人因病而害怕别人夸耀。
诗豪正值安仁之时,空看河阳满县的花。盛担任邑宰,胶西未到我也能说,桑柘禾麻已经没有春天的景象。
我不羡慕京城的骑马客,羡慕的是他淮上的月光和弄舟的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的风格,作品广泛,影响深远。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涉及到对高洁理想的追求。诗中流露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此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开头南岳诸刘的描写,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逢与别离,暗含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过去的追忆。接下来提到的巨源和二疏,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中不仅有对友人的怀念,还有对现实的反思。通过“高才晚岁终难进,勇退当年正急流”,苏轼展示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以“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淮月弄舟人”收尾,表明了他对世俗荣华的淡泊与对自然景致的向往。
整首诗在感情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过往的留恋,又有对未来的期待,构成了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反映了苏轼作为一个文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态度。
这四句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逢与别离,表现出一种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围绕友情、人生的无奈与理想的追求展开,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南岳”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高才晚岁终难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苏轼最后一句“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淮月弄舟人”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