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23:5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55:10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这首诗的意思是:石龙的嘴巴虽有,却没有根基,流动的泉水是从何处涌出?如果相信众生本来没有污垢,那这泉水又何处可以寻到寒冷与温暖呢?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文风格豪放,情感真挚,融入了丰富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在遭遇政治困境后的思想状态。温泉的意象与众生的无垢概念相结合,体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
苏轼的《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以温泉为背景,通过对泉水和众生本性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诗中“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泉水的流淌,暗指人生的种种流转与无常。这种自然的流淌与众生的无垢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质疑众生的本性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诗人通过温泉的冷热变化,反映出人生的苦乐与善恶,提醒人们思考自我和世俗之间的关系。整首诗意境深远,蕴含哲理,展示了苏轼超然物外的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众生的本性与生活的真实,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哲学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石龙有口口无根”中的“口”可以理解为:
A. 真实的嘴巴
B. 隐喻的表达
C. 水流的出口
D. 以上皆是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
A. 自然的美
B. 众生的本性
C. 人生的苦乐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