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

《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

时间: 2025-07-27 23:55:10

诗句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55:10

原文展示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石龙的嘴巴虽有,却没有根基,流动的泉水是从何处涌出?如果相信众生本来没有污垢,那这泉水又何处可以寻到寒冷与温暖呢?

注释

  • 石龙:传说中的水龙,象征水的源头。
  • 口无根:指龙的嘴巴没有实际的依托,表达一种虚无的状态。
  • 自在流泉:形容泉水自由流动,暗示自然的自在。
  • 众生本无垢:表示众生本性清净,无有污垢。
  • 寒温:指温泉的冷热,象征生活中的不同境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文风格豪放,情感真挚,融入了丰富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在遭遇政治困境后的思想状态。温泉的意象与众生的无垢概念相结合,体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

诗歌鉴赏

苏轼的《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以温泉为背景,通过对泉水和众生本性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诗中“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泉水的流淌,暗指人生的种种流转与无常。这种自然的流淌与众生的无垢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质疑众生的本性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诗人通过温泉的冷热变化,反映出人生的苦乐与善恶,提醒人们思考自我和世俗之间的关系。整首诗意境深远,蕴含哲理,展示了苏轼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龙有口口无根: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源泉,暗含无根之意,表现出一种虚无。
  • 自在流泉谁吐吞:流泉自然而然,表现了生命的自由状态,质疑其来源。
  • 若信众生本无垢:提出哲学命题,质疑众生的本性。
  • 此泉何处觅寒温:寻求温泉的冷热,同时也在探讨人生的苦乐。

修辞手法

  • 比喻:石龙与泉水的比喻,体现了自然之道。
  • 拟人:泉水的自由流动,似乎有灵性。
  • 对仗:全诗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众生的本性与生活的真实,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哲学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龙:象征自然力量的无根与虚无。
  • 流泉: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寒温:象征人生的苦乐与善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龙有口口无根”中的“口”可以理解为: A. 真实的嘴巴
    B. 隐喻的表达
    C. 水流的出口
    D. 以上皆是

  2.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 A. 自然的美
    B. 众生的本性
    C. 人生的苦乐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人性与命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两位诗人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在作品中探讨人生哲理。苏轼更注重内心的清净与自然的对比,而李白则追求豪放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全集》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

相关查询

更漏子 夏夜乘凉观棋 更漏子(寄季玉妹) 更漏子 更漏子 其四 闺情,集唐词 更漏子 更漏子 更漏子 其一 更漏子 其五 更漏子 其五 更漏子 寄君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毛热火辣 二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耕云播雨 同社 包含煜的词语有哪些 鰕菜 包含诬的词语有哪些 寻根问蒂 非刑拷打 神墟 抛乡离井 趘屴 揭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