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蜣螂

《蜣螂》

时间: 2025-04-26 14:09:55

诗句

洪钟起暗室,飘瓦落空庭。

谁言转丸手,能作殷床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9:55

诗词名称: 蜣螂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洪钟起暗室,飘瓦落空庭。
谁言转丸手,能作殷床声。

白话文翻译:

在黑暗的房间里,洪钟声响起,瓦片在空旷的庭院中飘落。
谁说转动小球的手,能够发出像殷勤床榻的声音?

注释:

  • 洪钟:大钟,发出洪亮的声音。
  • 暗室:黑暗的房间。
  • 飘瓦:瓦片在空中飞舞,象征着环境的静谧和孤独。
  • 转丸手:指转动小球的手。
  • 殷床声:形容床榻的声音,通常用来表示温暖和舒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作品广泛传播,对后世影响深远。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晚年,描绘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环境的感悟。诗中通过对日常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声音的感知。

诗歌鉴赏:

《蜣螂》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日常琐事的深刻思考。开篇“洪钟起暗室”,一声钟响打破了室内的沉寂,仿佛在暗示着生活中的某种变化或内心的觉醒。接下来的“飘瓦落空庭”,则描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瓦片的飘落既有物理的感受,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的后两句“谁言转丸手,能作殷床声”则将视角转向对话,质疑常规的理解与期待。转动小球的手并不能发出温暖的声音,这种反差让人思考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和对舒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洪钟起暗室”:暗室中的钟声响起,暗示了内心的觉醒或生活的变化。
    • “飘瓦落空庭”:空庭的瓦片轻轻飘落,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氛围。
    • “谁言转丸手”:反问,质疑常规的理解。
    • “能作殷床声”:强调转动小球的手并不能发出温暖的声音,具有对比意味。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深度。
    • 意象:运用“洪钟”、“瓦片”等意象,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细节和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旨在探讨生活的细微之处,反映对日常琐事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洪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
  • 暗室:代表孤独和内心的思考。
  • 飘瓦:象征着生活中的细节与琐碎。
  • 转丸手:代表对生活的掌控与无奈。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洪钟”指的是什么?

      • A. 小钟
      • B. 大钟
      • C. 钟表
      • D. 电子钟
    2. “飘瓦”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孤独
      • C. 快乐
      • D. 未来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 C. 对爱情的渴望
      •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苏轼《蜣螂》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日常生活的感受,但苏轼更侧重于内心的思考,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兴衰。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查询

杏花天(春思) 洞仙歌(春雨) 石州引(别恨) 浪淘沙 晚眺 射陵谒陆丞相祠 暨阳上元 华筵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烦怏 傲贤慢士 劬劳之恩 折冲樽俎 经武 大渐弥留 門字旁的字 缩手缩脚 包含顾的成语 神臂弩 金字旁的字 包含触的词语有哪些 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坎井之蛙 采薪之患 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