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1:42
放歌扶杖出前林,遥和丰年击壤音。曾侍土阶知帝力,曲中时有誉尧心。
我放声高歌,拄着拐杖走出前面的树林,远远地听到丰收的年景中,田间农夫击打地面所发出的欢快声音。曾经侍奉在土阶之上,知道帝王的力量,歌声中不时流露出赞美尧帝的心意。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冲微,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和改革家。他在文学上以诗词、散文和文论见长,倡导“诗为用”的思想,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歌元丰五首》是王安石在元丰年间创作的一组诗歌,反映了当时丰收的景象和对社会安定、民生富足的向往。诗中表现出诗人对国家、人民的关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这首诗展现了王安石内心的喜悦与对丰年生活的向往,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诗的开头“放歌扶杖出前林”描绘了一个老年人虽年迈,但依然精神焕发,走出树林,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接下来的“遥和丰年击壤音”则通过自然的音响,将读者带入一个丰收的景象之中,展现了人们在丰年中劳动的欢乐和对生活的热爱。
“曾侍土阶知帝力”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权力的反思,王安石曾在朝中任职,深知帝王的责任与权力。最后一句“曲中时有誉尧心”点明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尧代表着明君,诗中流露出对贤明君主的向往,反映了王安石对社会政治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丰年和谐社会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对理想政治的思考。诗人希望通过歌声传达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关心。
诗中提到的“击壤音”是指什么?
A. 乐器的声音
B. 农民在田地里击打土地的声音
C. 风吹树叶的声音
D. 河流的流水声
“誉尧心”中的“尧”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尧帝
D. 李白
答案:
与王安石的《歌元丰五首》相比,李白的《将进酒》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更侧重于个人的豪情壮志;而杜甫的《春望》则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有不同,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