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45
披仙亭晚饮
作者: 苏辙 〔宋代〕
落日欲没多云烟,
南山暝鸦归北山。
楼台城上半明灭,
灯火桥头初往还。
江西八月热犹在,
坐中迁客头欲班。
何时解网听归去,
黄花白酒疏篱间。
夕阳快要落下,云烟弥漫,
南山的乌鸦归巢于北山。
楼台与城池的光影交错,
桥头的灯火开始往来闪烁。
江西的八月依旧炎热,
坐在这里的游子仿佛要离去。
何时才能放下渔网,听到归家的消息,
在稀疏的篱笆间,品尝黄花与白酒?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与兄长共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观,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披仙亭晚饮》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聚会,借饮酒抒发个人情怀的场合。诗中描绘了晚霞、归鸟、灯火等景象,表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披仙亭晚饮》是一首描绘晚霞与饮酒情景的诗作,透过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落日欲没多云烟”,通过描绘夕阳即将沉入云海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南山的乌鸦归巢,更加烘托了这种归属感,暗示了人们对家的依恋。
接下来的“楼台城上半明灭,灯火桥头初往还”,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城市的繁华与诗人内心的孤独。灯火虽亮,却难以驱散心中的忧愁。再看“江西八月热犹在”,诗中提到的“八月”与“热”,不仅仅是对气候的描绘,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几句“何时解网听归去,黄花白酒疏篱间”,流露出诗人对归家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诗中,黄花与白酒的搭配,既是对秋天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反映了人类内心的情感与生活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夕阳、鸟归、灯火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南山暝鸦”归于哪里?
A) 南山
B) 东山
C) 北山
D) 西山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何时解网听归去”中的“解网”指的是什么?
A) 归家
B) 放下工作
C) 渔获
D) 听音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