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逍遥堂会宿二首

《逍遥堂会宿二首》

时间: 2025-04-28 03:29:35

诗句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

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

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⑴?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⑵,复移守胶西⑶,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⑷,不见者七年。

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⑸,相从来徐留百余日。

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29:35

逍遥堂会宿二首

原文展示

逍遥堂会宿其一

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逍遥堂会宿其二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白话文翻译

逍遥堂会宿其一

高耸的树木,伴随着午夜的风雨声。
误以为能在床上重温旧约,不知自己已经漂泊在彭城。

逍遥堂会宿其二

秋天来临,东阁的凉意如水般清冽,
客人离去,山公醉得像泥一样。
困倦地躺在北窗下叫不醒自己,
风吹动松竹,雨声凄凄。

注释

字词注释

  • 逍遥堂:指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 中宵:指夜半时分。
  • 漂泊:流浪,四处游荡。
  • 东阁:指东边的阁楼,象征着清幽的环境。
  • 山公:指山中隐者或醉酒者。

典故解析

  • 韦苏州:指唐代诗人韦应物,以其诗歌描绘自然风光著称。
  • 彭城:古地名,今江苏省徐州市,常用于象征漂泊与离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书法造诣闻名于世,作品多涉及政治、哲学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辙与兄苏轼久别重逢之际,表达了对旧约的追忆和对逍遥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多年的离散与重聚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

苏辙的《逍遥堂会宿二首》以其清新而又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与兄长在离别多年后重聚时的复杂心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在第一首中,“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通过自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夜晚氛围,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漂泊的无奈。诗句“误喜对床寻旧约”则流露出对往日友情的渴望,却又意识到现实的残酷,令人感到一丝凄凉。

第二首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描绘了秋天的凉意与醉酒的状态,借“东阁凉如水”与“山公醉似泥”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一种失落与迷惘。最后两句“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更是将这种孤独与凄凉推向顶峰,仿佛在诉说着在纷繁世事中难以自持的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苏辙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亲情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描绘了高大的树木,伴随着夜半的风雨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2.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表达了对旧约的向往,同时感受到现实的漂泊与无奈。

  3.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秋天的凉意与朋友离去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4.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最后两句将诗人困于北窗的无奈与风雨中的孤独感传达得淋漓尽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凉如水”,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寒意。
  • 拟人:风和雨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客去山公醉似泥”,形成音韵的和谐与情感的对比。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逍遥生活的追求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寻木:象征高耸的理想与追求。
  • 风雨声:代表不稳定的生活状态及内心的惆怅。
  • 东阁:象征清幽的环境与内心的宁静。
  • 山公:隐喻醉酒后的迷惘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哪一年与苏轼重聚?

    • A. 1086年
    • B. 1100年
    • C. 1103年
    • D. 1106年
  2. 诗中提到的“彭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苏
    • B. 浙江
    • C. 安徽
    • D. 山东
  3. “东阁凉如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凉意
    • C. 干燥
    • D. 湿润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现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但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卜算子 卜算子 卜算子·忆菊余咏 满庭芳·元日书怀,和仲策 瑞鹤仙·吴兴姚亶素为王半塘姻旧。乱后复侨居吴门。以填词图徵题,并寄示近作,倚此奉报 玉楼春·梨花,用欧阳炯体 守惠济闸遇宋西樵明府运铜北上共饮至醉作歌贻之 射圃草亭初成与同人较艺 爬沙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雨字头的字 钟鼓馔玉 龠字旁的字 取青媲白 用字旁的字 好为虚势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鱼字旁的字 前算 夔龙礼乐 被甲载兵 爱者如宝 包含卤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志传 倏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