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3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35:46
《次韵子瞻感旧》 作者:苏辙
还朝正三伏,一再趋未央。
久从江海游,苦此剑佩长。
梦中惊和璞,起坐怜老房。
为我忝丞辖,置身愿并凉。
此心一自许,何暇忧陟冈。
早岁发归念,老来未尝忘。
渊明不久仕,黔娄足为康。
家有二顷田,岁办十口粮。
教敕诸子弟,编排旧文章。
辛勤养松竹,迟莫多风霜。
常恐先著鞭,独引社酒尝。
火急报君恩,会合心则降。
在正值三伏的时节,我屡次回朝,走向未央宫。
我常年在江海游历,唯独对这把佩剑感到苦恼。
在梦中我惊醒,怜惜那老房子。
为我担任丞相,心愿是能与凉爽相伴。
这颗心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许诺,何必再忧虑前途的陡峭山冈。
年轻时就有归家的念头,老来却始终难以忘怀。
陶渊明不久就辞官归隐,黔娄的生活也比官场更安康。
家中有二顷田地,年年可以供养十口人。
教导我的子弟们,整理我们旧时的文章。
辛勤培育松竹,愿它们不遭风霜。
常常担心先被鞭子抽打,独自品尝社酒的滋味。
急于向君上报恩,心中只求团聚的欢愉。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溪,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与其兄苏轼齐名。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家庭的感悟与思考。
本诗写于苏辙中年时期,时值三伏,恰逢暑热,他在此时回宫,感慨自己在江海游历的经历,对过去的思考,以及对家庭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次韵子瞻感旧》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怀的诗作,苏辙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开头提到的“三伏”,恰好处在炎热的夏季,这种气候反衬出他内心的苦闷,尤其是对曾经游历的怀念和佩剑的无奈。接下来,他在梦中惊醒,思念起老房子,象征着他对家庭的眷恋与对过去岁月的缅怀。
诗中提及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显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归隐与安康的价值。苏辙通过对比官场与乡野的生活,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此外,他提到“教敕诸子弟,编排旧文章”,表明他希望将自己的经验传承给后代,体现了他作为父亲的责任感和对家庭的重视。
整首诗中流露出的情感从怀旧到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苏辙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生活的热爱。
本诗的主题在于对生活的反思与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向往,以及在官场与田园生活之间的选择困惑。通过对陶渊明的引用,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次韵子瞻感旧》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三伏”指的是哪个季节?
苏辙在诗中提到陶渊明,是为了表达什么?
答案:
苏轼《题西林壁》与苏辙的这首诗,都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前者强调视角的变化,而苏辙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情感。两者都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