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0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0:19
马有千里足,所愿百里程。
马心自为计,安用终日行。
何人志四方,欲买千金轻。
吾弟有俊才,见事心眼明。
二年坐北部,万口传佳声。
谈笑顽狡伏,何曾用敲榜。
艰难得铜虎,洗眼长淮清。
民事不足为,但当食鱼烹。
负重贵余力,过饱多伤生。
不见大路马,垂头畏繁缨。
马有千里之行的能力,然而它所希望的只是百里路程。马自己也有打算,何必整天奔走不息呢?谁会志向远大,想要用千金去换取轻松的生活?我的弟弟才华出众,眼光明亮,善于观察事物。两年来在北方任职,赢得了万众的赞誉。谈笑间,机智灵活,从来不需要靠敲打公告来出名。获得铜虎的艰辛,洗净眼睛才能看见长淮的清澈。民间事务不足以为重,重要的是吃鱼时的烹饪。背负重担要在于余力,过度饱满反而容易伤身。不见大路上的马,低头畏惧繁华的缰绳。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擅长抒发个人情感、观察社会。
此诗作于宋代,作者通过对马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弟弟的赞许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是一首集哲理与情感于一体的诗作。诗中通过马的形象象征着人们的志向与追求,千里足的马却只希望百里程,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时的无奈与现实的制约。作者用“马心自为计”来说明个体的选择与自由,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接着,作者颂扬了自己的弟弟,称其为“俊才”,表达了对弟弟才能的欣赏以及对其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以一种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志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认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过度的名利追求不仅无益于个人,反而可能会伤害身体与精神。作者在诗的最后通过反思来引导读者关注内心的选择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纷扰,强调内心的真实选择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诗中“马有千里足”意指什么?
作者如何评价自己的弟弟?
“艰难得铜虎”中铜虎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