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9:30
送赟法师往上都
作者: 钱起 〔唐代〕
远近化人天,王城指日边。
宰君迎说法,童子伴随缘。
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
今宵松月下,门闭想安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赟法师前往上都的送别之情。远近的人都在向他求教,王城的日子即将到来。宰相亲自来迎接法师讲法,童子们也在旁边陪伴着。无论走到哪里,都像花雨般滋润着大地,行走时手杖点出泉水。今夜在松树下,月光洒落,门闭后静静思索安禅的境界。
作者介绍:钱起,字子美,号少陵。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730年,以咏怀、送别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法师前往上都之际,表达了对法师的敬仰和不舍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佛教传播的期望和信心。
《送赟法师往上都》是一首富有禅意的送别诗,饱含了对法师的尊重与祝福。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法师在传播佛法过程中的光辉形象。前两句“远近化人天,王城指日边”,描绘了法师的影响力,象征着他将教化更多人走向善道,甚至在王城也能发光发热,暗示了佛法的普及与重视。
接下来的“宰君迎说法,童子伴随缘”,则展现出法师的地位与受欢迎程度,宰相亲自迎接,旁边还有童子陪伴,营造出一种崇高而庄重的氛围。后两句“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更是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花雨的意象象征着法师的教导如春雨般滋润人心,而“杖出泉”则暗示着法师智慧的源泉,给人带来灵感与启迪。
最后的“今宵松月下,门闭想安禅”则引导读者回归内心,思索禅定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与内心安宁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送别,更是对法师使命的赞美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融合了自然、宗教与哲理,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深厚修养与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法师送别的描写,表现了对佛法传播的期望与对法师的敬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宰君迎说法”中的“宰君”指的是?
“到处花为雨”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