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08
登秦岭半岩遇雨
作者: 钱起 〔唐代〕
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晖。
千峰挂飞雨,百尺摇翠微。
震电闪云径,奔流翻石矶。
倚岩假松盖,临水羡荷衣。
不得采苓去,空思乘月归。
且怜东皋上,水色侵荆扉。
屏障的云气突然升腾,阳光浮现却又黯淡无光。
千山万峰上都挂满了飞雨,数百尺高的翠峦在雨中摇曳。
雷声轰鸣电光闪烁,奔流的雨水翻腾着冲击石头的矶头。
我倚靠岩石,借着松树的遮盖,临水而立羡慕那荷花的衣裳。
无法采摘灵芝而去,空自思念着乘月归来。
只愿怜惜东皋之上,水色渐渐侵入荆扉。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江苏。其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擅长山水诗。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登秦岭半岩遇雨”写于钱起游历秦岭时,正值雨季,诗人通过雨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及个人的思索。此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大自然的敏感与感悟。
《登秦岭半岩遇雨》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秦岭半山岩石上遭遇突然降雨时的情景。诗的开头,屏翳的云气突然升腾,阳光被遮蔽,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营造出一种紧迫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山峰上飞雨如挂,生动地展现了雨中大自然的壮阔景象。
随着诗句的发展,雷电交加、奔流的雨水,通过“震电闪云径”与“奔流翻石矶”让读者感受到气候的剧烈变化,万物在雨中变得动荡不安。诗人倚岩而立,借助松树的庇护,面对水边的荷花,感到一丝羡慕,寓意着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诗人在无法采摘灵芝、思念乘月归家的情境中,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山水诗的典雅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
诗中“千峰挂飞雨”意指什么?
A. 山峰没有雨
B. 山峰上有雨
C. 山峰上有阳光
“不得采苓去”中的“苓”指的是什么?
A. 药草
B. 花卉
C. 灵芝
诗中的“水色侵荆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宁
B. 惆怅
C. 喜悦
答案:
钱起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水自然景色,但钱起更加强调雨的突变和情感的惆怅,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安静与和谐。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