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1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13:04
作者: 钱起 〔唐代〕
能栖杏梁际,不与黄雀群。
夜影寄红烛,朝飞高碧云。
含情别故侣,花月惜春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燕子栖息在杏树的横梁上,不愿与黄雀为伍。夜晚的影子寄托在红烛上,清晨它飞向高远的碧云。燕子含情地与老朋友道别,花和月都对春天的分离感到惋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燕子、黄雀、红烛等意象,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象征着分别、友谊以及时光的流逝。燕子在古代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归来与希望。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48—795),字仲明,号天台,唐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生活和人情世故。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被视为“初唐四杰”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或许是在送别朋友时写成,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谊的珍视。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恰好映衬了春分时节的离别情景。
《赋得巢燕送客》是一首情感细腻的送别诗,通过燕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诗的前两句以燕子的栖息与黄雀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和独立的情感。燕子选择独自栖息,表明了它对友谊的重视与珍惜。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夜影寄红烛”与“朝飞高碧云”的对比,展现了离别的瞬间与希望的未来。夜晚的温暖与早晨的希望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最后两句通过“含情别故侣”和“花月惜春分”,增强了离别的感伤气氛,花和月的惋惜,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短暂和友谊的珍贵。整首诗以燕子为线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和离别的感慨,反映了人情的温暖与脆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燕子为中心,通过描写燕子的栖息与飞翔,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人情的温暖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能栖杏梁际”中的“栖”是什么意思?
A) 飞翔
B) 停留
C) 追逐
诗中提到的“含情别故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伤感
C) 无所谓
诗中“花月惜春分”中“惜”的意思是?
A) 珍惜
B) 拒绝
C) 忘记
答案: 1. B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钱起的《赋得巢燕送客》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钱起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而王勃则通过豪放的笔调展现出广阔的胸怀与人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