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黄山人

《赠黄山人》

时间: 2025-05-03 21:58:55

诗句

面颊照人元自赤,眉毛覆眼见来乌。

倦游不拟谈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须。

绝学已生真定惠,说禅长笑老浮屠。

东坡若肯三年住,亲与先生看药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8:55

原文展示:

赠黄山人
苏轼 〔宋代〕

面颊照人元自赤,
眉毛覆眼见来乌。
倦游不拟谈玄牝,
示病何妨出白须。
绝学已生真定惠,
说禅长笑老浮屠。
东坡若肯三年住,
亲与先生看药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黄山人,面色红润,眉毛如乌鸦般黑,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感觉。诗人虽已疲倦于游历,但不想再讨论深奥的哲理,生病也并不妨碍他留长白须。因为他已领悟了真理,便以笑声对待老僧。若东坡能在此地住上三年,定会亲自与这位先生一起观赏药炉。

注释:

  • 面颊照人:意指面部红润,神采奕奕。
  • 元自赤:本来就红,形容面色健康。
  • 眉毛覆眼:眉毛遮住眼睛,形容眉毛浓密。
  • 倦游:指旅行疲惫,心情厌倦。
  • 谈玄牝:指讨论深奥的哲学或道理。
  • 示病:表现出身体不适。
  • 绝学:指已经不再追求学问。
  • 真定惠:指真正的理解和智慧。
  • 说禅:讲述禅理。
  • 老浮屠:指年长的和尚。
  • 东坡:苏轼的号,指作者本人。
  • 药炉:象征修行和炼丹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书信、词曲均有极高的成就。苏轼为人豁达,宽厚,才华横溢,致力于诗词创作,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

创作背景:

《赠黄山人》作于苏轼游历期间,借题发挥,表达了他对黄山人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他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修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黄山人》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诗中描绘的黄山人,面色红润,眉毛浓密,给人一种生动的印象,体现了健康和朝气。苏轼通过这一形象,传达了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而倦游不拟谈玄牝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已不再追求过于复杂的哲学道理,而是更倾向于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及的“示病何妨出白须”,则暗示了老年和智慧的结合,表明年岁虽长,依然可以以一种轻松的态度面对生活,甚至在病痛中也不失幽默感。对于“绝学已生真定惠”的表述,展现了苏轼对智慧的崇尚,他认为真正的理解和智慧是内心的领悟,而非外在的学问。

最后一句“东坡若肯三年住,亲与先生看药炉”,表达了诗人愿意在此地驻留,与黄山人一起修行的愿望,表现了一种对友谊和精神追求的珍视。整首诗在轻松幽默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读者在欣赏其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智慧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面颊照人元自赤:描绘黄山人面色红润,给人一种健康的形象。
  2. 眉毛覆眼见来乌:形容黄山人眉毛浓密且黑,活力四射。
  3. 倦游不拟谈玄牝:表达诗人旅行的疲惫,不想再探讨深奥的道理。
  4. 示病何妨出白须:虽生病,反而增添白须,象征智慧与年长的自然状态。
  5. 绝学已生真定惠:放弃浮华的学问,寻求真正的智慧。
  6. 说禅长笑老浮屠:以轻松的态度看待禅理,笑对老僧。
  7. 东坡若肯三年住:诗人自称东坡,表达愿意长时间停留。
  8. 亲与先生看药炉:希望与黄山人共同探索修行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药炉”比喻修行和炼丹,暗示内心的修炼。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体现了对称美。
  • 夸张:通过细腻的描写夸大了黄山人的形象,增强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生命的智慧与自然的和谐。诗人在游历中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他对内在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友谊和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山人:象征着自然的智者,代表着健康与自然的和谐。
  • 药炉:象征修行和内心的修炼,代表着智慧的追求。
  • 白须:象征年长、智慧和对生命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字是什么? a) 亮
    b) 子瞻
    c) 东坡

  2. 诗中提到的“黄山人”面色如何? a) 黯淡
    b) 红润
    c) 苍白

  3. “倦游不拟谈玄牝”中的“玄牝”指什么? a) 旅行
    b) 深奥的道理
    c) 身体健康

答案:

  1. b) 子瞻
  2. b) 红润
  3. b) 深奥的道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苏轼的另一首作品,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 《赤壁赋》:探讨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庐山谣》(李白):同样描述山水之美,但更注重豪放与个体情感。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描写春天的生机,体现了不同诗人的风格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东坡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传》

相关查询

大夫松 蔷薇 东风解冻省试 楚国史 尚书会仙亭咏蔷薇夤坐中联四韵晚归补缉所联因成一篇 邑宰相访翼日有寄 西寨寓居 其二 荔枝二首 其二 银结条冠子 香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擐甲披袍 称名道姓 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江山不老 女字旁的字 尽收眼底 尣字旁的字 水牯 羸瘠 首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饮酒茹荤 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张皇失措 包含迁的词语有哪些 云涌雾集 清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