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孙莘老七绝

《赠孙莘老七绝》

时间: 2025-04-27 11:50:59

诗句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0:59

原文展示:

嗟予与子久离群,
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
当须举白便浮君。

白话文翻译:

我与您长久地离开了人群,
耳边冷清,心中灰暗,万事听不见。
如果对着青山谈论世事,
那就必须举起白酒,把您浮荐。

注释:

  • :感叹词,表示惋惜或叹息。
  • 与子:与您,指代朋友或知己。
  • 久离群:长久地远离群体。
  • 耳冷心灰:耳朵听不到声音,心情也变得灰暗,形容孤独和失落。
  • 百不闻:形容对周围事物的无感。
  • 青山:自然景象,象征着宁静与自然。
  • 浮君:浮荐您,意为推荐或邀请。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青山”象征的宁静与自然,常被古诗词中用来表达逃避世俗纷扰的理想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与对人世间烦恼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横跨诗、词、文、书等多个领域,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婉约,常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赠孙莘老七绝》成作于苏轼晚年,彼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生活处境困窘,心境也愈加孤寂。诗中流露出对知己的怀念与对人世纷扰的无奈,表达了他在孤独中对自然的寄托和对友谊的渴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四句,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思想。首句“嗟予与子久离群”直接表达了与友人长时间的分离,带有一丝惆怅的情绪。诗人在孤独中感受到耳边的冷清和心中的灰暗,第二句通过“耳冷心灰百不闻”展现了对周围世界的漠然,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形成对比的是“若对青山谈世事”,这句中青山代表着一种理想的逃避之地,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友人展开讨论。然而,最后一句“当须举白便浮君”则通过一个比喻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向往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在宁静的山水之间,举杯畅谈的愿景。整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渴望交流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与对生活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感叹二人久别的孤独。
    • 第二句则描绘出因与世隔绝而产生的冷漠与失落感。
    • 第三句转折,表示若能与友人共同面对自然,可以讨论一些世事。
    • 第四句以举杯相邀的方式,表现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期盼。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如“离群”与“青山”,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
    • 比喻的运用,“举白便浮君”形象化了友谊的表达,富有情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感慨,表达了在困境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青山: 代表宁静、自然与理想的栖息地,象征诗人渴望的逃避与自在。
  • 白酒: 作为友谊的象征,寓意着与朋友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链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耳冷心灰”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高兴
    • B. 冷漠和失落
    • C. 热情洋溢
  2. “青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宁静与自然
    • C. 喧嚣
  3. 诗人希望与友人在青山上做什么?

    • A. 争吵
    • B. 谈论世事
    • C. 吵架

答案:

  1. B. 冷漠和失落
  2. B. 宁静与自然
  3. B. 谈论世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为樵 吴宫教战(一作叶季良诗) 就庄为座主陈文勤公别业感赋 湖中晚归简齐侍郎次风杭编修大宗 别赵上舍易叔 重过尚湖 寄答遂堂先生 其四 寄答遂堂先生 其三 寄答遂堂先生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译音 河汾门下 伤口 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玄妙莫测 浑括 云阶月地 见字旁的字 脱煞 王僚 氏字旁的字 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仰而赋诗 包含脑的词语有哪些 心绪不宁 一字旁的字 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