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0:52
咏怀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西方有鸟鼠,生死同穴居。
物理固不测,孰言飞走殊。
雄雌岂相匹,饮啄岂相须。
一为枝上鸣,一为莽下趋。
苟合而异向,世道当何如。
西方有一种鸟和鼠,生死共居在同一个洞穴里。
自然的法则本是无法测量的,谁能说它们的飞行和奔跑是不同的呢?
雄性和雌性难道真能匹配吗?饮水和啄食又能相互依赖吗?
一种在树上鸣叫,另一种在草丛中奔走。
即便它们结合却各自有不同的方向,世道又该如何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对鸟鼠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暗示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香亭,晚号梅溪居士,北宋初期诗人,因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态,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创作风格清新,注重对自然和人性深刻的观察。
创作背景: 《咏怀》是在梅尧臣的晚年创作的,他在这一时期深感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纷扰,因此通过鸟鼠的意象,表达对生命、爱情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咏怀》以鸟鼠为喻,展现了人类社会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和命运的无常。诗中提到的鸟与鼠,生死共居,表面上看似紧密的关联,实则隐藏着各自的生存方式与方向的不同。梅尧臣通过这样的描写,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虽有相聚,但在思想、情感和追求上却可能存在着分歧,这种分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微妙。
整首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雄雌的关系,饮啄的不同,既描绘了自然中的生物关系,也隐喻了人际间的情感纠葛。诗人在对自然法则的思考中,流露出一种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质疑了人与人之间的结合是否真的可以实现内心的契合。因此,诗歌的情感基调在于对生命的感慨与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即便生活在一起,心灵和目标的不同会导致最终的分离,反映了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鼠”是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苟合而异向”是什么意思?
梅尧臣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