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定风波·红梅

《定风波·红梅》

时间: 2025-04-27 13:19:22

诗句

好睡慵开莫厌迟。

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22

原文展示:

定风波·红梅
作者: 苏轼 〔宋代〕

好睡慵开莫厌迟。
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
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
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
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喜爱与怜惜。诗人说道:我懒得早起,不要责怪我迟迟不去欣赏它。看着红梅的冰清面容,觉得它并不适合这个季节。偶尔看到红梅的红色,像桃花和杏花般的色彩,显得闲适而优雅,依然保留着那孤瘦雪霜的姿态。不要随意让心情受外物影响,为什么要因为酒而微微醉意而让自己迷惘呢?老诗人都不知道梅花的气质在于此,吟咏之际,更要留意绿叶和青枝的衬托。


注释:

  • 好睡: 喜欢睡觉,形容懒惰。
  • 慵开: 懒得去欣赏,形容不愿意去看。
  • 冰脸: 比喻梅花的清冷和端庄。
  • 桃杏色: 形容梅花的颜色,像桃花和杏花一样鲜艳。
  • 闲雅: 形容梅花的优雅和从容。
  • 微晕: 微微的醉意。
  • 瑶肌: 指肌肤细腻如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梅格”,指梅花的气质和品格,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清高,常常被赋予清雅的美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多种形式,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生活艰苦,但他依然保持乐观态度,借助梅花抒发自己的情怀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苏轼的《定风波·红梅》通过对红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美的感悟。整首诗在形式上兼具了词的韵律与诗的意境,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开篇便以懒散的姿态自释,表达出对生活的淡然与对红梅的怜惜。梅花的清丽与冰冷,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

在描绘梅花时,诗人用“偶作小红桃杏色”一语,生动展现了梅花的鲜艳与生命力,而“闲雅”二字则增强了梅花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优雅。接下来的“休把闲心随物态”则是对自我心态的提醒,诗人在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内在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两句中,苏轼将梅花的气质与绿叶、青枝相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审美追求,提醒人们在吟咏之余,更要关注生活的本质。这首诗不仅是对红梅的咏叹,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苏轼深邃的艺术视野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好睡慵开莫厌迟: 诗人表达了自己懒惰的态度,不希望别人责怪自己对梅花欣赏的迟缓。
  2. 自怜冰脸不时宜: 诗人怜惜梅花的清冷面容,感叹它与时节的不合。
  3. 偶作小红桃杏色: 描绘梅花偶尔绽放的红色,生动呈现出梅花的色彩。
  4. 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表达梅花的优雅和孤独,带着雪霜的气息。
  5. 休把闲心随物态: 劝诫自己不要因外物而影响内心的平静。
  6. 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质疑为何因为酒而产生微醉的感觉。
  7. 诗老不知梅格在: 诗人认为前人未能理解梅花的真正气质。
  8. 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提醒大家在欣赏梅花时,也要留意其周围的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 “冰脸”比喻梅花的清冷、高洁。
  • 拟人: 梅花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诗人对其的怜惜。
  • 对仗: 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红梅的深切眷恋与对生活的感悟,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梅: 象征坚韧、清高与美好。
  • 冰脸: 代表梅花的清冷与独特气质。
  • 绿叶与青枝: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定风波·红梅》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桃花
    • B. 梅花
    • C. 杏花
  2. 诗中提到的“冰脸”是指什么?

    • A. 梅花的颜色
    • B. 梅花的气质
    • C. 梅花的形态
  3. 诗的最后一联主要提醒我们什么?

    • A. 忘记身边的事物
    • B. 注意周围的环境
    • C. 喝酒要适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王安石的《梅花》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但其风格更为豪放,强调梅花在寒冬中的盛开,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苏轼研究》
  • 《古诗词鉴赏百篇》

相关查询

留春令·江南一雁横秋水 戏呈孔毅父 次韵吴可权题余干县白云亭 书舞阳西寺旧题处 送张子列茶 题老鹤万里心 铜官悬望五松山 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宿广惠寺 送郑彦能宣德知福昌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无一不备 通时达变 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浴血奋战 险眡 缶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圣颜 进朝 年复一年 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周轩 私心杂念 稼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