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58
喜雨
作者: 常纪 〔清代〕
刺水秧针出,毛空细雨来。
烟深迷远岫,云密走轻雷。
草色浮新翠,山容洗旧埃。
芳田时节好,布谷莫停催。
这首诗表达了细雨滋润大地的景象。雨水像针一样刺入水秧中,轻柔的细雨悄然降临。远处的山岫被烟雾笼罩,云层厚重,偶尔响起轻微的雷声。草地上新绿的颜色浮现出来,山的容颜被旧日的尘埃洗净了。在这美好的时节里,田野正是丰收的好时机,布谷鸟不停地催促耕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特定典故,但“布谷声”常被用作春夏季节农耕的象征。
作者介绍:
常纪,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但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见长,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农耕社会,诗人通过描绘细雨带来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农田丰收的期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
《喜雨》一诗以细雨为线索,展现了春夏季节农田生机勃勃的景象。开篇“刺水秧针出,毛空细雨来”,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雨水如针般细腻,轻柔地滋润着秧苗。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雨水的温柔,更传达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接下来的“烟深迷远岫,云密走轻雷”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山岫的迷离与云层的厚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韧性。
“草色浮新翠,山容洗旧埃”一句更是诗中情感的升华,草地的新绿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而被洗净的山容则代表着一种新生与净化。最后一句“芳田时节好,布谷莫停催”则是对农田丰收的期待,布谷鸟的啼叫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细雨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雨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期待,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刺水秧针出”表达了什么意象?
A. 雨水的细腻
B. 秧苗的成长
C. 田野的丰收
“云密走轻雷”中的“轻雷”指的是什么?
A. 大雷雨
B. 细微的雷声
C. 风的声音
诗中提到的“布谷”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自然的宁静
B. 农耕的急迫
C. 季节的更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