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6:5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6:58:09
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
作者: 杨巨源 〔唐代〕
笑向东来客,看花枉在前。
始知清夏月,更胜艳阳天。
露湿呈妆污,风吹畏火燃。
葱茏和叶盛,烂熳压枝鲜。
红彩当铃阁,清香到玉筵。
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
得地殊堪赏,过时倍觉妍。
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日的西斋中观赏花卉的情景,表达了对花卉美丽的赞美和对夏日的喜爱。诗中提到,面对来自东方的朋友,尽管看花是徒劳的,但夏天的清新美丽却胜过艳阳天。露水使花朵显得更为娇艳,而风则让人担忧火的炙烤。花木繁茂,花色鲜艳,红色的花朵映衬着亭阁,清香飘散到宴席上。蝴蝶在清晨的色彩中翩翩起舞,黄莺的鸣叫在明媚的烟雾中徘徊。得天独厚的环境让人倍感欣赏,过了时节的花朵更加显得珍贵。花香渐浓,是谢家所珍惜的。
作者介绍: 杨巨源(约公元790年-公元859年),字景生,唐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诗作于盛夏,诗人于西斋中赏花,寄托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享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闲适的生活情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在与友人相聚的过程中,通过花卉的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用“笑向东来客”引入,既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的亲密关系,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清夏月”与“艳阳天”,表现出夏日的独特魅力,令人心旷神怡。
“露湿呈妆污”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花朵仿佛有了生命,露水使其显得更加娇艳。接下来的描写“葱茏和叶盛,烂熳压枝鲜”,则展示了植物的繁茂,表现出夏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诗人描绘了红色花朵与清香的结合,表现出花卉的吸引力与芬芳。
“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的意象,生动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蝴蝶与黄莺的出现,增添了生动的元素,让整个画面更加丰富。最后几句,诗人感慨“得地殊堪赏,过时倍觉妍”,不仅是对当下花卉的赞美,也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使美好更显珍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唐代士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夏日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瞬间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迎接东来客?
A. 愁眉苦脸
B. 笑容满面
C. 无动于衷
诗中“始知清夏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A. 夏天很热
B. 夏天清新美好
C. 夏天很无聊
“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中的“蝶”和“莺”分别象征什么?
A. 凋零与沉寂
B. 活泼与生机
C. 忧伤与悲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