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言怀

《言怀》

时间: 2025-07-27 15:04:03

诗句

出山不得意,谒帝值戈鋋.岂料为文日,翻成用武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5:04:03

原文展示

出山不得意,谒帝值戈鋋岂料为文日,翻成用武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出山后并未获得成功,去见帝王时正值戈戟交锋的年代,没想到自己这一生竟然是在用武器的年代度过,而非以文才立身。

注释

  • 出山:指离开山林,隐居者走入仕途。
  • 不得意:未能如愿,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 谒帝:拜见皇帝。
  • 戈鋋:古代武器,指戈和刀剑,这里象征战争和动荡。
  • 岂料:哪里料想得到。
  • 文日:指以文才为主的时代。
  • 翻成:反而变成。

典故解析

“出山”常用来形容隐士走入仕途的情景,而“谒帝”则是古代文人向皇帝请教或表达忠诚的方式。诗中提到的“戈鋋”则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诗人对这种现状的无奈和失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作品流传于世。曹松的诗风多关注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情感真挚,常流露出对政治局势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人怀才不遇,面临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诗中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言怀》是一首表达个人失意与时代背景的诗作。诗人通过出山和谒帝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仕途的渴望与失落。开篇“出山不得意”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出山后却未能如愿以偿,带着对理想的追求,却遭遇了现实的挫折。接下来的“谒帝值戈鋋”,则把诗人置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中,戈戟交锋的景象不仅是对历史的描绘,更是对当下局势的无奈与迷茫。最后一句的“翻成用武年”更是道出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自嘲,原本希望凭借文才立身,结果却不得不在战乱中生存,显示出深切的悲哀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使人深感时代的悲剧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人在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中,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的坚持与绝望,深刻揭示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山不得意:表明诗人出山后并未实现自己的理想,心中失落。
  • 谒帝值戈鋋:描绘诗人拜见皇帝时所处的战乱时代,暗示政治动荡。
  • 岂料为文日:诗人未料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竟是一个需要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的年代。
  • 翻成用武年:最终感慨自己的一生竟在武力的年代中度过,表明对文人理想的失落。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用“文日”与“用武年”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 象征:戈鋋象征着战争与动荡,反映出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
  • 反问:通过“岂料”表现了诗人的无奈和意外,增强了情感的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渴望与失落,对时代动荡的无奈。通过对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对文人理想的坚持与失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隐逸与理想的空间。
  • 戈鋋:象征战争与动荡,突出时代的悲剧。
  • :象征理想与追求,表现出诗人对文人身份的认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出山后是否如愿以偿?

    • A. 是
    • B. 否
  2. 诗中提到的“戈鋋”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3. “岂料为文日”中的“岂料”表示什么?

    • A. 期待
    • B. 意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在同样描绘个人遭遇与历史背景的诗中,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两者皆通过时代背景映射出个人的失落与无奈,但杜甫更多地展现了对国家的关怀,而曹松则更聚焦于个人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李道士 与潘三失解后饮酒 阅世亭诗赠任仲微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并引 其二 三部乐(情景)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 表弟程德孺生日 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胸罗锦绣 折文旁的字 素开头的成语 跋胡疐尾 九军 琐琐碎碎 厂字头的字 两响 牛字旁的字 成何体统 辗转思念 西缶 竹字头的字 势不容缓 水字旁的字 妙管 包含罗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