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4:15
减字木兰花(仙吕调)
作者: 柳永 〔宋代〕
花心柳眼。郎似游丝常惹绊。
慵困谁怜。绣线金针不喜穿。
深房密宴。争向好天多聚散。
绿锁窗前。几日春愁废管弦。
这首词描绘了花心柳眼的春景,仿佛对那位游荡的郎君充满了牵挂与纠缠。可是谁会怜惜这份懒惰与困倦呢?绣线与金针,似乎都不愿意穿过这片绵密的情感。深居的房间里,密密的宴席,何时才能在美好的天色下相聚呢?窗前的绿锁,几日春愁,已经让人放下了管弦乐器。
此词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表达与宋代词风密切相关,体现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生活和情感的细腻观察与描绘。
柳永(987-1053),字耆卿,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是词坛的开创者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流畅的词风著称。柳永的词多描绘离愁别恨,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忧伤。
《减字木兰花》创作于柳永的早期,作品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因爱而生的惆怅情绪。
《减字木兰花》是柳永典型的词作,以清新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情景和内心的情感。词中的“花心柳眼”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接着,诗人通过“郎似游丝常惹绊”来表达对心上人的牵挂,仿佛那游丝一般的情感难以割舍。
“慵困谁怜”一句,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感受,仿佛在问,谁会关心我的疲惫与无奈?紧接着提到的“绣线金针不喜穿”,则表现出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抗拒,似乎这些手中的工具也不愿意参与到这份复杂的情感中去。
在“深房密宴”中,诗人表现出对封闭环境的无奈,而“争向好天多聚散”则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聚散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几日春愁废管弦”不仅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还传达出一种因愁苦而无法享受春天乐趣的无奈。
整首词运用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柳永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敏感把握,给予人们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词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人们在春天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反映出一种深沉的愁苦与孤独。
“花心柳眼”中的“柳眼”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叶子
B. 柳树的花
C. 柳树的枝丫
D. 柳树的眼睛
“郎似游丝常惹绊”中“游丝”指什么?
A. 细长的丝线
B. 心上人的牵挂
C. 春天的气息
D. 细腻的情感
“几日春愁废管弦”中“废管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春天的快乐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因愁苦无法享受音乐
D. 对爱情的期待
答案: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柳永及其作品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