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2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1:59
神水华池便是丹,
东西高下自相看。
劝君莫把凡铅弄,
活计生涯便好捐。
铅则何妨本自铅,
铅中何处觅神仙?
东西南北还丹了,
争奈仙家不肯传。
同色同名合好音,
亦能烁烁亦沉沉。
乾坤颠倒驱雷雨,
龙跃安能出上阴?
神水和华池就是炼丹的地方,
东西高低相对互相观察。
劝你不要去弄那凡俗的铅,
只要安安心心过好生活就行。
铅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它就是铅,
在铅中哪里能寻找到神仙?
东西南北都在炼丹,
可惜仙人却不肯传授。
同样的颜色同样的名字合着美妙的音符,
也能闪耀光芒,也能沉寂无声。
天地颠倒驱动雷雨,
龙跃又怎能飞出那重重的阴霾?
施肩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主要以道教和炼丹术为主题,作品多反映对生命、宇宙和修道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太白经附颂》创作于唐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炼丹术的描述,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太白经附颂》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炼丹与世俗生活之间的关系。诗中通过“神水华池”与“凡铅”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诗人劝诫读者,不必执迷于追求神仙之道,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这种思想在道教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艺术表现上看,诗中运用了对仗与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凝练且富有音乐感。尤其是在“同色同名合好音,亦能烁烁亦沉沉”一联中,展现了炼丹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既有光彩夺目的希望,也有沉寂的无奈。
整体来看,诗歌不仅仅是对炼丹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尊重与珍惜。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天地之间的变幻与人力的渺小,令人深思。
整首诗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对世俗生活的珍惜与道教思想的辩证理解。诗人在追求长生的过程中,最终领悟到真实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诗中“神水华池”指的是?
诗人劝君不要追求什么?
“同色同名合好音”表达了什么?
《将进酒》与《太白经附颂》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而施肩吾则更注重道教哲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