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48
山城日易夕,愁生先掩扉。
俸薄不沽酒,家贫忘授衣。
露重蕙花落,月冷莎鸡飞。
效拙惭无补,云林叹再归。
在这座山城,太阳刚刚落下,愁苦的情绪便先行封闭了门扉。
因为俸禄微薄,连酒都买不起,家境贫寒以至于忘记了换衣服。
露水沉重,蕙兰花瓣飘落,月光冷清,野鸡在冷风中飞去。
模仿他人却感到拙劣,惭愧无补,只能叹息归向云林。
钱起(约842年—897年),字仲明,号简斋,唐代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此诗写于唐代中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作者通过描绘山城的秋夕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县城秋夕》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歌,借山城的秋夕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开头两句以“山城日易夕”引入,日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愁苦的情绪随之而来,诗人选择封闭门扉,似乎是在逃避现实的困扰。接下来的两句揭示了生活的困窘,俸禄微薄,连酒都买不起,家中贫寒到忘记换衣服。这里,诗人用简单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深刻的社会现实。
随后的两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露水的沉重使得蕙兰花落,月光的寒冷使得野鸡飞去,二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归隐的渴望,尽管心中有愁苦,却无能为力,惟有叹息归向自然。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山城日易夕,愁生先掩扉。 这里的“愁生”指的是:
A. 愉悦的情绪
B. 愁苦的情绪
C. 平静的情绪
D. 激动的情绪
俸薄不沽酒,家贫忘授衣。 这两句表达了:
A. 生活富裕
B. 生活困窘
C. 生活幸福
D. 生活无忧
露重蕙花落,月冷莎鸡飞。 这两句中的“露重”是指:
A. 露水少
B. 露水多且沉重
C. 露水清澈
D. 露水温暖
《鹿柴》 vs 《县城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