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58
能清谢朓思,暂下承明庐。
远山新水下,寒皋微雨馀。
更怜归鸟去,宛到卧龙居。
笑指丛林上,闲云自卷舒。
宁心鸣凤日,却意钓璜初。
处贵有馀兴,伊周位不如。
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谢朓的思绪,暂时从承明庐走出。
远处的山和新流的水都在微雨中显得更加清新。
更让我怜惜的是归去的鸟儿,它们恰似飞向卧龙居的方向。
我笑着指向丛林之上,闲云在空中自由地卷舒。
心宁静时,仿佛听到凤凰鸣叫的声音,然而却又想起初钓璜(指钓鱼时的初时情景)。
在这种高贵的情境中,仍有余兴,然而与周公的位子相比,似乎不如。
钱起,字梦桂,唐代诗人,生于江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作品多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于终南山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与情感,正是他隐居心境的真实写照。
《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理想的诗作。开篇的“能清谢朓思”,便引出了诗人对谢朓诗歌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清新自然的热爱。全诗通过描绘远山新水、寒皋微雨,展示了自然的秀美与生机,意象清新而富有层次感。
诗人更怜归鸟去,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归鸟象征着一种归属感和自由,而“卧龙居”则让人想到隐士的理想生活,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接下来的“闲云自卷舒”,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闲适,他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人世繁华的淡然态度,处贵有余兴,表明他虽身处高贵之地,但心中仍然怀有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繁华的淡然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士人追求高洁、清新生活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归鸟”象征什么?
A. 自由与归属
B. 离别与思念
C. 安静与和谐
“宁心鸣凤日”中的“鸣凤”意指?
A. 美好的声音
B. 高贵的身份
C. 悠闲的生活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渴望
C. 不屑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其情感基调更为沉静,而钱起的《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则带有更多的轻松和幽默感。两者均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生活,但在情感表达上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