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彩花

《彩花》

时间: 2025-05-02 07:44:42

诗句

清寒带雪未成春,可得芳菲早向人。

须遣艳阳归掌握,故教桃李及芳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4:42

原文展示:

彩花 清寒带雪未成春,可得芳菲早向人。 须遣艳阳归掌握,故教桃李及芳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清冷的寒意带着雪意,春天尚未完全到来,但愿芬芳的花朵能早早地向人们展示。必须让温暖的阳光回归我们的掌控,以便让桃花和李花在美好的时节盛开。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寒:指清冷的寒意。
  • 带雪:带着雪的意味,表示冬天尚未完全过去。
  • 未成春:春天还未完全到来。
  • 芳菲:指芬芳的花朵。
  • 艳阳:温暖的阳光。
  • 掌握:控制,这里指让阳光回归。
  • 桃李:指桃花和李花,代表春天的花朵。
  • 芳辰:美好的时节,指春天。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主要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亦体现了其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春天的热切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冬末春初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早日到来的期盼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寒带雪的冬末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早日到来的热切期盼。诗中“可得芳菲早向人”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花朵盛开的渴望,而“须遣艳阳归掌握”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希望掌控春天的愿望。最后“故教桃李及芳辰”一句,以桃李花为代表,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节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寒带雪未成春:描绘了冬末的景象,清冷的寒意中还带着雪的意味,春天尚未完全到来。
  2. 可得芳菲早向人:表达了诗人对花朵盛开的渴望,希望芬芳的花朵能早早地向人们展示。
  3. 须遣艳阳归掌握:强调了诗人希望掌控春天的愿望,让温暖的阳光回归我们的掌控。
  4. 故教桃李及芳辰:以桃李花为代表,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节的向往,希望桃花和李花在春天盛开。

修辞手法:

  • 比喻:“清寒带雪”比喻冬末的景象,“艳阳归掌握”比喻掌控春天的愿望。
  • 拟人:“芳菲早向人”赋予花朵以人的行为,表达了对花朵盛开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热切期盼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寒带雪:描绘冬末的景象,清冷的寒意中还带着雪的意味。
  • 芳菲:指芬芳的花朵,代表春天的美好。
  • 艳阳:温暖的阳光,象征春天的到来。
  • 桃李:指桃花和李花,代表春天的花朵,寄托了对美好时节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寒带雪未成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末
  2. “可得芳菲早向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阳光 B. 花朵 C. 春天 D. 雪
  3. “须遣艳阳归掌握”中的“艳阳”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4. “故教桃李及芳辰”中的“桃李”代表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答案: 1. D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彩花》与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对花朵盛开的渴望,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作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关查询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二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一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 落花五十首 其十九 落花五十首 其十八 落花五十首 其十七 落花五十首 其十六 落花五十首 其十五 落花五十首 其十四 落花五十首 其十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丘的成语 鼓钲 话筒 舍我其谁 食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犀舟劲擑 玉阶彤庭 勃然奋励 辛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铄石流金 以卵就石 冥憃 肉字旁的字 绣腑 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