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7:39
至德符天道,龙媒应圣明。
追风奇质异,喷玉彩毛轻。
躞蹀形难状,连拳势乍呈。
效材矜逸态,绝影表殊名。
岐路宁辞远,关山岂惮行。
盐车虽不驾,今日亦长鸣。
全诗翻译:
至德之人顺应天道,龙的媒介应验了圣明的旨意。
追逐风的骏马,独特的品质与众不同,喷洒出如玉般的轻盈色彩。
它的身形难以描绘,犹如拳头般的力量瞬间呈现。
效仿材质显示其优雅,独特的身影彰显其卓越的名声。
在岔路口自愿选择远行,哪怕关山阻碍也无所畏惧。
虽然今天不驾盐车,但依然长鸣不绝。
徐仁嗣,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常以骏马作为创作题材,展现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社会风气开放,诗人通过描绘骏马,表达对德行与才能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理想人物的向往。
《天骥呈材》通过对骏马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崇敬和追求。诗的开头以“至德符天道”引入,强调了道德与天理的统一,暗喻德才兼备之人才是顺应天道的。接着,通过“追风奇质异”的描写,突显了骏马的独特与非凡,马的“喷玉彩毛轻”则形象地展现了其优雅与灵动。
在诗的中段,诗人将骏马的动态形象与力量结合,表现出骏马的气势,不禁让人想起英雄豪杰的风范。“效材矜逸态”则体现出骏马的高贵和优雅,进一步深化了骏马作为理想化人格的象征。
最后两句“岐路宁辞远,关山岂惮行”表达了勇敢追求理想的决心,尽管前路艰险,依然愿意前行,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骏马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唐诗的豪放与精致。
整首诗歌以骏马为象征,表达了对德才兼备之人的歌颂,强调了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勇往直前的决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至德符天道”是什么意思?
A. 形容马的速度快
B. 讲述德行高尚的人顺应天道
C. 描述自然风光
“喷玉彩毛轻”中“玉”字的用法体现了什么?
A. 马毛的颜色
B. 马的轻盈与优雅
C. 马的力量
诗中提到的“岐路宁辞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前路的恐惧
B. 勇敢追求理想的决心
C. 对财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