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3:08
积翠迸一瀑,红霞碧雾开。
方寻此境去,莫问几时回。
荡桨入檐石,思诗闻早雷。
唯师心似我,欲近不然灰。
翠绿的山峦上,一道瀑布如虹飞泻,
红霞与碧雾交织,映现出美丽的景象。
我想去寻找这样的地方,
却不必问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划船经过屋檐和岩石,
听到诗意在清晨的雷声中回响。
唯独师父的心境与我相似,
但我想靠近却又害怕变得灰暗无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年-912年),唐代著名诗人,善于写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贯休与性空禅师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师父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贯休的《别性空禅师》不仅是一首告别诗,更是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首句“积翠迸一瀑”,以生动的视觉和听觉描绘了山水的壮美,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接下来的“红霞碧雾开”则进一步增添了空灵之美,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方寻此境去,莫问几时回”,透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未来的迷茫。随着“荡桨入檐石,思诗闻早雷”,诗人将自然与内心的感悟结合起来,体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境界。而最后一句“唯师心似我,欲近不然灰”则是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师父心境的向往与感同身受,然而又有一种无法靠近的无奈,象征着人性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全诗以优美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师父的敬仰与内心的矛盾,体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精神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积翠迸一瀑”描绘了什么?
a) 瀑布
b) 山色
c) 夕阳
“唯师心似我”中的“师”指的是谁?
a) 朋友
b) 师父
c) 自己
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态度是?
a) 追求
b) 放弃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