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拄杖上王使君

《寄拄杖上王使君》

时间: 2025-05-06 02:03:33

诗句

拄杖邻僧与,殊常不可名。

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

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33

原文展示

寄拄杖上王使君
作者: 贯休

拄杖邻僧与,殊常不可名。
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
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

白话文翻译

我与邻近的僧人拄着拐杖,感情深厚,难以用言语表达。
一条沉重的玉杖,与百两紫金相比更显轻盈。
有如春天的乳盘般充满生机,却没有心意与道理相合。
唯有在高处放下它,才能寄托我对宣城的谢意。

注释

  • 拄杖:指用手杖支撑身体,象征老年或虚弱。
  • 邻僧:邻近的僧人,代表友情或知己。
  • 黳玉:指一种珍贵的玉石,象征高贵和沉重。
  • 紫金:指一种宝贵的金属,象征财富和轻巧。
  • 乳盘春力:比喻春天的生机,乳盘象征丰盈。
  • 合道情:与道理相合的情感,强调内心的平和。
  • 宣城:地名,可能指作者的故乡或所思念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912年),字景仁,号澄江,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佛教素养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禅意和人情,常常表现出一种洒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反观,表达对人生和友谊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拄杖”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诗人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就引入了拄杖的意象,既是身体的支撑,也是生活的象征。通过“邻僧”的存在,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比喻“黳玉重,百两紫金轻”,通过对比,揭示了真正的价值在于情感的厚重,而非物质的轻盈。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哲理思考,也引导读者思考财富与友谊的关系。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讨,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进一步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拄杖邻僧与:开头直接点出与僧人的关系,表达亲密。
    • 殊常不可名:强调这种关系的特殊性,难以用言语形容。
    • 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通过对比强调情感的珍贵。
    •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用春天的生机比喻内心的充盈。
    • 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表达对友人的感恩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内心宁静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拄杖:象征支持与依赖,代表人生的艰辛。
  • 邻僧:友谊的象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黳玉:象征珍贵和沉重,反映内心的情感厚重。
  • 春力:象征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 宣城:寄托思念与感激的地方,反映对故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拄杖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友情与支持
    C. 年龄与虚弱

  2. “黳玉重,百两紫金轻”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物质的价值
    B. 情感的珍贵
    C. 自然的美丽

  3. “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中的“高处”指的是什么? A. 物理高度
    B. 心灵的境界
    C. 社会地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诗词对比

  • 比较贯休与王维的作品,二者都表现出对自然和友谊的珍视,但贯休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贯休诗文选》

相关查询

题画(二首) 迁秩之后闲居写怀 拟唐宫行词乐(四首) 少年乐 羽林子(三首) 古从军行(三首) 感寓(三首) 感寓(三首) 中秋月 中秋月·中秋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显德 人虾 奋身独步 厄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言字旁的字 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赫的成语 弘誓 烧高香 反犬旁的字 卑辞厚币 古结尾的成语 风雨不透 郎前白发 朝夕之策 就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