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6:25
剑刓秋水鬓梳霜,回首胡天与恨长。官竟不封右校尉,斗曾生挟左贤王。寻班超传空垂泪,读李陵书更断肠。今日灞陵陵畔见,春风花雾共茫茫。
剑锋划过秋水,鬓发如霜,回首望去,胡天的景象与长久的忧恨交织。官职终究未能封为右校尉,斗争中曾为左贤王的挟持所困。寻找班超的传记,泪水空流;阅读李陵的书信,更是让人心痛。今天在灞陵的岸边相见,春风中的花雾一片茫茫。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象独特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战争与离别的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历史人物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灞陵战叟》通过描绘剑光、秋水、白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诗人借古喻今,回忆历史人物班超与李陵的遭遇,表达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特别是“今日灞陵陵畔见,春风花雾共茫茫”一句,展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的感慨,春风与花雾的交融象征着希望与失落的对立,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既美好又悲伤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深邃,正是贯休诗歌的魅力所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个人的交错,探讨了对英雄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表现了对过往岁月的追思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剑刓秋水”中的“秋水”指什么? A. 春天的水 B. 夏天的水 C. 秋天的水 D. 冬天的水
“今日灞陵陵畔见”中“灞陵”是指哪里? A. 一个城市 B. 一条河流 C. 一个地方 D. 一座山
诗中提到的“班超”是? A. 一个历史人物 B. 一位诗人 C. 一个将军 D. 一位皇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贯休的《灞陵战叟》更多了一份历史的沉重,王维的诗中则充满了对离别的温情和美好回忆。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但贯休更侧重于对英雄悲剧的反思,而王维则是对人情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