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5:35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作者:元稹 〔唐代〕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今天是芒种节气,听说蚱蜢正好应时而生。
红彤彤的云彩在高空中变幻,鸟儿在空中飞来飞去。
清澈的池塘中,莲花竞相开放,炎热的风与暑雨交织成情。
相遇时问起蚕和麦子,真是幸运能聊起人间情。
作者介绍:元稹是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他的诗风清新质朴,关注民生,语言自然流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农耕社会,农事活动依赖于节气。元稹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当时农人生活的节奏与情感。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人间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用蚱蜢的出现引入芒种节气,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农事的紧密关系。接着,"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生动描绘了夏天的气候变化与鸟鸣声,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诗人通过莲花的盛开与天气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一句"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则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自然界的变化结合起来,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关心与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芒种节气的自然景象,更透过这些景象展现了人们的情感与生活状态,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了农耕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展现了对丰收的期待与珍惜。
诗词测试
芒种节气通常在什么时间?
a) 4月
b) 6月
c) 8月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
a) 燕子
b) 黄鹂
c) 燕鸥
"渌沼莲花放"中的"渌沼"指的是什么?
a) 干旱的土地
b) 清澈的池塘
c) 幽暗的森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