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20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
岧峣青莲界,萧条孤兴发。
前山遽已净,阴霭夜来歇。
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严城自有限,一水非难越。
相望曙河远,高斋坐超忽。
在川上风雨来临的瞬间,城阙上便被淋湿了。
岧峣的山峦与青莲的界限,看似孤寂却引发了我的兴致。
前面的山已经被雨水洗净,夜晚的阴霭也渐渐散去。
高大的树木在夏季生出凉意,流云在月光下吐露出华彩。
这座严密的城市本就有限,一条河水并不难以跨越。
遥望远方的曙河,我在高高的斋室中静坐,心神超然。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韦应物(约737-792),字子云,自号涧月,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兼具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寄情于自然,通过描绘雨后景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此时,诗人与友人李博士的交往也反映了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清新的气息和宁静的心境。开篇以“川上风雨来”引入,瞬间的风雨为城市带来了变化,接着通过“岧峣青莲界”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相依的美妙,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诗人以“高斋坐超忽”结束,意象的升华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和宁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远离尘世的喧嚣。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前四句描绘自然景色,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诗中运用的意象丰富,如“阴霭”、“流云”等,不仅传递了雨后清新的气息,也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更是一种哲理的升华,启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心路历程。
诗词测试:
诗中“岧峣”指的是:
A. 低矮的山丘
B. 高耸的山峦
C. 平坦的河面
诗中“乔木生夏凉”表现了什么意象?
A. 冬天的寒冷
B. 夏天的凉爽
C. 秋天的萧瑟
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是:
A. 忧伤与失落
B. 超然与宁静
C. 热情与奔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