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6:18
空岩发灵籁,彷佛如风雷。只疑函宝剑,天遣六丁开。
在空旷的山岩中,灵动的音韵仿佛如同风雷一般。只疑是那藏有神剑的宝函,仿佛是天神派遣六位天丁来开启。
“六丁”源自道教文化,指的是六位负责捉拿鬼怪的神灵,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神秘的存在。该典故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表达神秘与超自然的力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政治家。其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常以豪放、洒脱著称。
《雷岩诗》创作于苏轼流亡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苏轼在遭遇政治困境与个人生活波折时,以诗词抒发情感,表达对自由与理想的追寻。
《雷岩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声音与神秘的力量。开头“空岩发灵籁”描绘了空旷山岩中传出的音韵,给人以空灵、清新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接下来的“彷佛如风雷”则将这种声音与风雷相提并论,强化了音韵的力量与气势,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威严感。最后两句“只疑函宝剑,天遣六丁开”则将视线转向人类对神秘力量的向往与探索,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敬畏。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充满灵动与神秘的世界,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在逆境中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种对自然的感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与价值观。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反映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对理想的追寻。
诗中“灵籁”形容的是哪种声音?
A. 风声
B. 雷声
C. 自然界的音韵
D. 鸟鸣
“六丁”的含义是什么?
A. 六位神灵
B. 六种武器
C. 六个朋友
D. 六种动物
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C. 对人世的无奈
D. 对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