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

《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

时间: 2025-05-02 12:45:19

诗句

中州日纷梗,天地何时泰。

独有西归心,遥悬夕阳外。

故人奉章奏,此去论利害。

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因君欲寄远,何处问亲爱。

空使沧洲人,相思减衣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19

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

原文展示:

中州日纷梗,天地何时泰。
独有西归心,遥悬夕阳外。
故人奉章奏,此去论利害。
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因君欲寄远,何处问亲爱。
空使沧洲人,相思减衣带。

白话文翻译:

中原地区的阳光与繁忙交织,天地之间何时能恢复安定?
我独有一颗归西的心,遥遥悬挂在夕阳之外。
老朋友递上奏章,此行讨论利害得失。
阳雁南飞渡过江水,征骖(马)却背道而驰。
因为您想要寄信远方,哪里能够询问亲爱的朋友呢?
徒然让沧洲的那个人,因相思而减轻衣带的负担。

注释:

  • 中州: 指中原地区。
  • 纷梗: 繁忙与交错,形容事物很多。
  • 西归心: 归返西方的心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阳雁: 指南飞的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征骖: 指出征的马,表现旅途的孤独。
  • 沧洲: 植被茂盛的地方,象征思念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和友人情谊。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长卿送别史判官前往灵武的场合,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唐朝时期,政治动荡,诗人身处这样的历史环境中,情感愈加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情感与环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开头两句以“中州日纷梗”引入,展现了一个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背景,令人感到不安与焦虑。接着,诗人转入个人层面,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西的渴望,这种情感通过“夕阳外”这一意象表现得尤为深刻,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使得思乡之情愈加浓烈。

后面的句子通过“故人奉章奏”表现出对友人事务的关注,同时也暗示着政治上的复杂与利益的考量,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纷争的无奈。最后几句中“阳雁南渡江”与“征骖去相背”形成鲜明对比,阳雁象征着归去的希望,而征骖却暗示着离别的痛苦,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中愈加凸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挣扎,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人际关系、国家命运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中州日纷梗:描绘中原的繁忙情景,暗示社会动荡不安。
    2. 天地何时泰:感叹天地何时才能恢复安宁。
    3. 独有西归心:突出自己思乡的情感,表达孤独。
    4. 遥悬夕阳外:夕阳象征着离乡与无奈,意象深刻。
    5. 故人奉章奏:提到老朋友的奏章,表现关心与牵挂。
    6. 此去论利害:暗示朋友间的复杂关系。
    7. 阳雁南渡江:雁的南飞象征着离散与思念。
    8. 征骖去相背:马的背离表现出孤独与无助。
    9. 因君欲寄远:因为朋友想要寄信,表达了对远方的期盼。
    10. 何处问亲爱:无处可问,流露出无奈与思念。
    11. 空使沧洲人:徒劳地让沧洲的人感受到思念之苦。
    12. 相思减衣带:相思之苦让人减轻衣带,体现情感的沉重。
  • 修辞手法:

    • 比喻: “阳雁南渡”比喻离别与思念。
    • 对仗: 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 夕阳、阳雁、征骖等意象相互呼应,层次丰富。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离别痛苦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 阳光: 代表希望与生活的繁忙。
  • 夕阳: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 阳雁: 离别与思念的化身。
  • 征骖: 旅途的孤独与无助。
  • 沧洲: 思念的寄托,象征着远方的亲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长卿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阳雁”象征什么?

    • A) 离别与思念
    • B) 和平与安宁
    • C) 财富与权利
    • D) 旅行与冒险
  3.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 A) 中州日纷梗
    • B) 何处问亲爱
    • C) 阳雁南渡江
    • D) 空使沧洲人

答案: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送别友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
    • 两首诗都涉及思乡主题,但《静夜思》更集中在夜晚的静谧与思念的抒发,而《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则更多地关注于政治背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 东谷王子文死读其诗文有感 大热五首 其一 濠州春日呈赵教授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杜仲高自鄂渚下仪真 送包使君入朝除左曹郎二首 次韵谷口郑东子见寄 赵丞话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魚字旁的字 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安开头的成语 狐裘尨茸 自知之明 儿字旁的字 杖杜宰相 高山大野 日字旁的字 万世师表 兀字旁的字 代远年湮 包含傩的词语有哪些 精妙 应对如流 岁寒三友 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机事不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