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6:18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
龙骧校猎邵陵东,
野火初烧楚泽空。
师事黄公千战后,
身骑白马万人中。
笳随晚吹吟边草,
箭没寒云落塞鸿。
三十拥旄谁不羡,
周郎少小立奇功。
这首诗描写了在淮西观猎的场景。龙骧军队在邵陵东面进行狩猎,野火开始燃烧,楚泽一片空旷。经过千次战斗后,我学习了黄公的战术,而如今我骑在白马上,身处万众之中。笳声随晚风吹响,在边草上吟唱;箭矢射向寒云,落下的是塞外的鸿雁。三十岁时拥兵自重,谁不羡慕?周郎在年轻时便立下了赫赫战功。
刘长卿(公元709年-公元785年),字逢辰,号希声,唐代著名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归隐山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刘长卿担任地方官时,他常常参与军事活动和狩猎,诗中结合个人经历与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军旅生涯的感慨。
这首诗以狩猎为背景,通过描绘战场和英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军事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开篇的“龙骧校猎”便唤起了一种雄壮的气势,描绘了军队在狩猎时的威风和壮丽。接着,诗中提到的“野火初烧楚泽空”,不仅展现出自然的变化,也暗示了战斗的残酷与不易。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提到自己曾师事黄公,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仰慕与学习,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武将情怀。在“身骑白马万人中”中,白马象征着英勇与荣耀,突显出诗人希望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的志向。
后面的笳声和箭矢的描写则形成了生动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动感与气氛,同时也隐喻了战争的无情与离别的伤感。最后两句提及周郎,表达了对年轻英雄立下赫赫战功的羡慕,进一步升华了全诗的主题——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武将生涯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英雄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体现了年轻人的豪情和追求成就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黄公”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司马懿
B. 黄忠
C. 周瑜
“笳随晚吹”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战斗的气氛
C. 英雄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三十岁拥兵自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C. 对英雄成就的羡慕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英雄情怀,但刘长卿更注重描写军事生活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的豪情与对往事的反思。